【摘 要】
:
我国四大石窟是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一体的石窟的典型代表。作为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它们一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遭受着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侵蚀,因此风化现象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四大石窟是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一体的石窟的典型代表。作为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它们一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遭受着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侵蚀,因此风化现象日益严重。石质文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各国都在研制新材料保护本国文化资源。但是,石质文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对保护材料的性能要求很高。目前纳米复合材料等因为其优良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纳米颗粒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实验证明溶胶的稳定性主要受正硅酸乙酯的浓度、氨水的浓度、水的浓度、无水乙醇的浓度、滴定速度和搅拌速度的影响;形成的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分散性主要受水的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试验验证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实验选择该物质作为制备复合材料的有机物。当复合材料中它的质量分数为15%时,溶胶的加固吸收率高、低粘度低、凝胶时间短并且稳定性好。实验选择商用加固材料Wacker OH100和KSE OH300作为对照实验。SEM图样显示,放置10天后,涂覆在试样上的Wacker OH100和KSE OH300凝胶的表面出现大量的裂纹。作为砂岩石石质文物用风化加固材料,渗透性和加固强度只能作为评价材料性能的主要标准。材料其它方面的性能也必须要得到保证。在石质试样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引起试样的色差变化小,在相关标准的范围内;复合材料的粘度低,接近于水的粘度;复合材料的加固吸收率明显高于单纯的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透气性比商用加固材料的透气性还要好;复合材料的耐酸、耐碱和耐盐性较好,尤其是耐盐性明显优于商用加固材料;复合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吸水率和表面吸水率,提高疏水性。以上结果证明实验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其他文献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环境友好、理论容量高、热稳定性好、安全稳定等优点,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理想电源,也是目前储能锂离子电池领域研究和生产开发的重点。但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导致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导电性差、锂离子扩散速率慢,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为此,本文以氢氧化锂为锂源,硫酸亚铁为铁源,磷酸为磷酸根源,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还原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磷酸铁锂粉体和钴掺杂磷酸铁锂粉体,分
橄榄石型的LiFePO4因其可逆比容量(170mAh/g)和比能量密度(550Wh/g)较高,充放电电位适中且平坦(3.4V),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材料无毒,环境友好,循环性和热稳定性优良等优点,被认
硅纳米线阵列因其独特的电传输性质和优良的光吸收特性,从而在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和金属催化腐蚀方法制备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的硅纳
Pantoea ananatis(P.ananatis)是一种对许多重要经济农作物造成广泛危害的革兰氏阴性菌,尤其在麦穗成熟期侵染水稻而造成白叶枯病和不实,侵染洋葱的叶和茎,造成洋葱“中心腐烂”
随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温化的实现,越来越多的金属材料可以应用于SOFC连接体,含Cr的铁素体不锈钢是最适合用于连接体的材料,但是铁素体不锈钢在高温氧化气氛下氧化层生
碳纳米管(MWNTs)特殊的几何结构赋予其各方面优异的性能,因此被视为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生物降解材料多为脂肪族聚酯,其使用性能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因此需要改性。目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源性化合物伴随人类活动进入环境,水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鱼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因此评价外源性化合物在鱼体内的蓄积作用,对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半减期(t_(1/2))是评价这种蓄积作用的重要参数,现有化合物种类已超过14万种,然而大部分化合物鱼体t_(1/2)实测值缺失。实验测定t_(1/2)的速度慢、成本高,很难满足对化合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