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注意一直被认为是决定信息能否存储至工作记忆的决定因素,然而,Chen和Wyble(2015)发现的属性失忆现象则挑战了这一传统观点。属性失忆现象是指当被试没有预期要报告某一信息时(如字母颜色),即使他们刚刚已经注意并且使用该信息完成任务(如报告彩色字母的位置),仍无法在意外记忆测验时将其(即字母颜色)准确报告。该现象表明“预期”可能才是决定信息能否存储至工作记忆的关键因素,而注意只是起执行作用。迄今为止,属性失忆现象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了反复验证,但其内在机制仍处于争论之中。目前属性失忆现象的内在机制存在以下两种假设:巩固缺失假设和遗忘假设。巩固缺失假设认为属性失忆现象反映了未将已经注意的但无预期报告的信息(即关键特征)巩固至工作记忆;相反,遗忘假设则认为属性失忆现象反映了意外测验导致已进入工作记忆的关键特征产生遗忘。两种假设争论的焦点在于关键特征是否巩固至工作记忆中,但至今未见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属性失忆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记忆的三个相关特性,通过结合工作记忆引导注意范式和变化觉察范式,直接且系统地检验属性失忆现象中的关键特征是否巩固至工作记忆。本研究的三个实验如下:(1)实验1:以往研究表明工作记忆的表征可以引导注意,并且该效应可以作为判断信息是否存储至工作记忆的指标。据此,实验1在属性失忆任务中插入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关键特征不能产生工作记忆引导注意的效应。(2)实验2:以往研究表明工作记忆中只能有一个项目可以引导注意,如果记忆项目数量为2个及以上时,这些工作记忆中的项目均无法产生引导注意的效应。据此,实验2让被试同时完成工作记忆任务和属性失忆任务,结果发现工作记忆项仍可以引导注意,即属性失忆任务中的关键特征并未巩固至工作记忆中。(3)实验3:以往研究发现工作记忆中最多只能存储3-4个客体。据此,实验3结合属性失忆范式和变化觉察范式,让被试同时完成检测工作记忆容量的变化觉察任务和属性失忆任务,结果发现关键特征不会占据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以上结果一致表明,属性失忆现象是被试未将关键特征巩固到工作记忆所致.支持了属性失忆现象的巩固缺失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