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能够很好地为高校选拔出优秀的生源。被赋予了评价功能的高中毕业会考却很快在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形同“鸡肋”。实际上,高中毕业会考在出台之初也被赋予了一定的选拔功能,然而,极为有限的选拔功能并不能阻止这一制度的“失效”。在高中毕业会考名存实亡之际,高等教育开启了大众化进程。急剧攀升的高考录取率使得单一的高考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选择生源的需求,于是,取高中毕业会考而代之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必要发挥选拔功能。理论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以兼具选拔功能与评价功能。只要对相应的考生群体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就既可用于评价高中生是否合格、发挥评价功能,也可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发挥选拔功能。换言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发挥依托于考试的设计与运行的环境。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录取率的节节攀升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配合”高考,在发挥选拔功能的基础上兼顾评价功能。沪、浙两地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力图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发现,沪、浙两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语文、数学、外国语三个科目的设置上影响了考试的定位;分设两种考试分别发挥评价、选拔功能限制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发挥;等级赋分的科学性也有待提高。整体上,沪、浙两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在实现功能转变上尚有待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需要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与高考配合形成我国高校招生分层考试制度,在发挥选拔功能的基础上兼顾评价功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两部分:“全科设考的考试”评价高中生是否合格,同时作为非研究型院校的录取依据;“设考六科的考试”与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国语共同作为研究型院校的录取依据。成绩表达增加等级分、原始分表达方式乃至质性描述。考试成绩在高校招生方面发挥选拔功能,在高中毕业资格鉴定、社会用人单位认证方面发挥评价功能。此外,考试应交给专业考试机构,为落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转变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