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catt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是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的地层,不仅沉积序列上表现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交互沉积,微观结构上也存在陆源碎屑-碳酸盐的混积。通过岩石学特征研究,重新对混积岩进行了成分分类,分析了研究区每类混积岩的分布。利用Mount的成因分类方案,对研究区不同混积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混积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开展了研究。利用Vail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将研究区石炭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且研究了混积岩在层序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混积成因。海侵体系域早期和高位体系域晚期的混积岩以相缘混合为主,而发育在海侵体系域晚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的混积岩则主要为间断混合和相缘混合。海平面变化与混合沉积的关系反映在物源输入的数量上,因此高水位体系域是混积最易发生的时期。研究区石炭系发育障壁滨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通过对沉积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混积潮坪、混积泻湖和混积台地三种沉积模式,提出了混积台地的间断混合与早期成岩变化存在联系。石炭系混合沉积的普遍发育具有特殊性,与石炭纪处于海西造陆运动中晚期存在多个剥蚀区,以及全球海平面经历了4次升降有关。本论文旨在研究混合沉积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的关系。研究区小海子组和生屑灰岩段碳酸盐岩储层均具有混合沉积的背景。通过储层四性特征研究,明确了有效的油气储集岩为小海子组的残余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和亮晶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以及生屑灰岩段的含膏粉晶含灰白云岩/白云岩,其中均含陆源碎屑,为混积型碳酸盐岩。通过岩相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对这几类主要储集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对储集性影响最大的成岩作用为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自生矿物充填。混积型碳酸盐岩特殊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地开石/高岭石的沉淀。碳酸盐岩台地上的混积作用以间断混合为主,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纪间断混合的水文驱动力是与巨型季风气候相关的岸流。间断混合对碳酸盐岩浅滩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有重要影响,不仅促进了海水白云石化的发生,与强岸流伴生的海平面短暂下降导致的滩体暴露使颗粒间缺乏早期胶结物,从而形成孔隙度较高的残余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白云岩。这是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控制储层形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存在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海水白云石化、浅埋藏白云石化几种模式。海水白云石化是小海子组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浅埋藏白云石化及白云石重结晶对储层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和浅埋藏白云石重结晶是生屑灰岩段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基础。利用薄片、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测试,发现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热液溶蚀作用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相关的埋藏溶蚀作用。结合钻录井资料,明确了这两种溶蚀作用所影响的范围。热液溶蚀对研究区亚松迪地区和巴什托地区小海子组储层产生影响,而TSR作用主要对巴什托-先巴扎构造及其以北的地区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接处,而海南岛位于华南大陆的最南端,是南海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保留的地质记录对于古南海的消亡和现代南海的开张是一面折
<正> 作为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从事证券信息发布和提供专业投资咨询的唯一一家网络公司,和讯科技有限公司于日前在京宣布实施金融电子商务战略,开发、开放和讯金融电子商务平台,
目的探讨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在农民人群中开展"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盐"的营养干预行为研究上的应用,评估其行为阶段转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干预与对照农民各500余人,对调查对象统
高阳是位于河北省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其布业历史久远,最早溯至明代后期。而高阳织布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清末,彼时正值清末新政,全国上下掀起一股“振兴工商、发展实业”的
方庄社区领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医疗和公卫两手抓,深度践行医防融合。年诊疗44.7万人次、业务总收入2.2亿元、硕博士3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2人、副教授及以上3
<正>有效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老师所教知识,还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达成教学信息的双向反馈,在拓展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等多方面都发挥
通过零件的精度分析,编制出合理的工艺路线,详细分析了关键工序的技术要求。
肺部炎症性疾病如急性肺损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纤维化是全球性的主要健康问题。目前已有多种治疗药物,如抗胆碱药、茶碱类、糖皮质激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重,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对评估区地层、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类
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一直被认为是导致青少年攻击性增强的罪魁祸首,我国也出台了游戏评级制度,将暴力度列为主要评价指标。但是暴力内容真的是导致攻击性增强的首要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