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民族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要传授和学习普世的科学文化,以便于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适应主流社会的竞争;另一方面还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技艺,以培养能够继承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才。双重责任赋予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更加艰巨的任务。而目前我国很多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由于经济能力、地域条件以及人力资本等的限制,学校教育功能没能得到全面发挥及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现行普通教学模式没能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导致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因此,本研究的切入点就是要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然的联系进行深入探讨,为学校教育有效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建议。布朗族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却与很多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一样面临着流失的危机,且他们的文化传承途径单一。本研究结合当地实际与理论性的分析认为学校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传承危机的有效途径。如何完善政府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的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改革地方性课程、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以及民族教师的专业性培养,这些都是研究的焦点。本研究首先对布朗族的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承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从理论分析上和实践需求上证明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可行性和现实需求性。在总结了布朗族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中出现的困境后归纳出原因为五点:政府缺乏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引导、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不到位、民族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平等、民族地区人力资本不足、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的欠缺。就这五点原因笔者从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强政府对于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扶持、多渠道加大对民族学校教育的资金投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地方性课程改革、重视对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与民族教师专业化培养。本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语境下,通过学校教育去实现布朗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只有学校教育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并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族文化传承的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