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东大河流域有机质来源的正构烷烃示踪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演变研究载体也不断拓展,湖泊沉积物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研究滇池环境演变的过程及环境恶化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滇池以南东大河流域湖滨湿地上游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探索,重建该区域近140年来的环境演变过程。本文首先利用天然放射性核素210Pbex对研究区域样品进行年代序列的确定,在定年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环境代用指标联合示踪了滇池东大河流域近140年来的环境演变状况。采用的代用指标主要有总有机碳(TOC)、总氮(TN),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δ13C)以及粒度分析。TOC和TN浓度反应了研究区域在历史过程中营养盐的变化情况,指示了有机质输入量的变化。类脂生物标志物的加入,使得研究更进一步。本文借助正构烷烃及其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来进一步识别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较为深入地探讨了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分析滇池近年来富营养化现象以及生态环境恶劣的原因提供了数据支持,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沉积物样品根据210pbex定年结果得出其年代跨度为1862~2012年,沉积速率为0.62cm/a。沉积速率随着年代的变迁而变化,结合特定的历史事件,说明研究区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2)随着深度的增加,TOC和TN浓度显著减少,1990年代以来,即水体富营养化阶段以来,TOC和TN浓度指示了沉积物中有机质大量输入的现象,反应了研究区域环境退化的现状。粒度的分布特征表面,研究区域的气候恶化,降水量处于持续降低状态,沉积环境相对稳定。(3)正构烷烃碳分子组合特征表明:水体沉积物中检出的正构烷烃组成整体上呈现出类似的特征:碳数分布范围为C15-C33,主峰大多为C31,总体以高碳数的正构烷烃为主;在C25-C33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奇碳优势。正构烷烃碳代用指标(C27+C29)/2C3,指示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是水生植物及陆生高等植物共同输入贡献,其中草本植物的贡献占主导地位。Pr/Ph指标整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且>1,指示了库区长期处于氧化环境状态,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较快,水域面积减少速度快。(4)借助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含量,通过二元模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1870年代至今,滇池东大河流域湖滨湿地附近C3植物为其主要碳源,且C3植物贡献量随着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经历了逐渐升高,然后又降低的过程。
其他文献
由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与配套的土地、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因股东资格界定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收益分配纠纷与冲突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中,管材的使用正由传统的金属或其他材料的管材逐步被塑料管材替换,塑料管材由于其环保,方便使用,可再生等方面的又是逐渐占据了市场,而且塑料管材重量轻、
<正>局方对于时刻总量的控制使得航空公司进行结构调整,新增飞机速度放缓,加之737MAX机型的禁飞,会使2019年的航空市场供给增速暂时放缓。与此同时,消费升级带动的旅游、探亲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排气温度(EGT)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去除噪声的正则化混沌预测算法。为了消除其他因素和离群点对EGT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了实
本研究以西安市皂河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五种不同人工湿地工艺组合的污染物去除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检测,分析了人工湿地不同工艺组合的污染物去除特性。同时,分别从
开放式创新社区是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重要载体,部分领先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社区集聚全球的创新者,凝聚集体智慧,攻克创新难题;然而很多企业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收益。融合知识管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不仅展现了美国南方人们的精神隔绝和信仰缺失,而且揭露了南方充满矛盾的社会现实。在象征主义的视角下,从小说的主
非全周开口滑阀是液压阀的基本结构形式之一,其阀口是在阀芯凸肩圆周上均布若干不同形状的节流槽,用于获得不同流量控制特性。随着阀口开度变化,阀口节流面的位置、形状和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久泻灵颗粒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中IL-6、TNF-α及IFN-γ细胞因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黄水煎液灌胃+肌注氢化可的松+三硝基苯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