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表面涂层是提高金属表面性能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增加零件耐磨、抗蚀和提高强度的手段,因此,研究涂层及其涂层材料性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在真空条件下,采用水玻璃和松香松节油作为粘结剂,采用不同的加热时间,制备高频感应熔覆镍基合金涂层。观察涂层的微观组织、组织成分以及相结构,并测试涂层不同深度的显微硬度分布和涂层的耐蚀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的组织结构,由试验结果可知,采用两种粘结剂、在不同加热条件下都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涂层。涂层中没有裂纹,组织致密,缺陷很少。在镍基合金涂层和基体之间有一个扩散层,腐蚀后呈现白色“亮带”。基体组织形貌未发生变化,可知熔覆涂层并未对基体造成影响。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涂层组织更加均匀,扩散层宽度增大。使用X射线能谱仪测量涂层以及涂层中缺陷的化学成分,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中的相结构。经过熔烧后的涂层,涂层中铁的含量增加,基体中近涂层侧镍的含量增加,这说明在熔烧过程中涂层与基体之间发生了元素的扩散,使得涂层和基体之间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加热时间越长,合金中的铁元素含量就越大。熔覆层由大量Ni基固溶体和极少的FeNi、FeNi3、Cr3Si等相组成,各物相均匀的分布在涂层之中。测量涂层的洛氏硬度和涂层不同深度的显微硬度,涂层的硬度要远大于基体金属的硬度,在涂层中扩散层的硬度最低,基体靠扩散层处的硬度比基体略高,涂层的硬度比扩散层和基体的硬度要高很多。加热时间长,会使涂层硬度降低,但是硬度的分布却更加均匀。对涂层进行酸溶液的腐蚀试验,并与Q235-A比较,制备的六种涂层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在酸性溶液的腐蚀量远远小于Q23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