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菲利普斯·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者效果》一文中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以来,若干实证研究也发现,通常情况下受众倾向于认为传播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要大过于对自己的影响。近年来,国外有关“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数量呈显著增长趋势,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因此,本文通过对“第三人效果”的理论梳理和引介,着重对“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历史及研究所呈现的特点进行比较详尽的整理和综述,并进行简单归类,包括第一人效果及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的研究等。本研究是国内第一个以“美国驻沪记者”为调查目标的“第三人效果”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深度访谈为辅,访谈内容作为论文的支持性结论佐证第三人效果是否存在。希望借由第三人效果的认知假设,探讨涉华新闻对于美国驻沪记者的影响,除了探讨是否存在所谓的第三人效果之外,还将从人口变项、议题涉入感、职业认同感等变项,探讨涉华新闻对于美国驻沪记者的影响,同时也就产生“第三人效果”的原因做一个初步分析,并进一步对美国驻沪记者的涉华新闻报道加以行为层面的剖析和解释。问卷主要以ESWN(www.zonaeuropa.com)和DANWEI作为主要的调查内容,分析两个网络论坛的涉华评论对于美国驻沪记者的影响。资料分析显示,在“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框架下,涉华报道对美国驻沪记者产生比较明显的“第三人效果”,受访记者普遍认为涉华报道和评论对于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第三人效果”认知与后续行为客观存在;职业认同度越高,“第三人效果”也越明显;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络新兴议题作为研究变项进行测量的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的“第三人效果”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第三人效果”十分相似;鉴于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参与度和影响度的与日俱增,美国驻沪记者的采访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更多的记者倾向于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通过与学者进行交谈、采访政府官员、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新闻材料,而不是仅仅依靠网络上的评论做出草率表面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