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需求结构的升级、承接产业的转移以及技术的进步,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将不断加大。而劳动力总量的巨大规模、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和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将造成就业转换困难,以至于影响到重庆产业结构未来的优化升级。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和研究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具体而言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方向和高级化方向对重庆市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问题,就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紧迫性。本研究是以探究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水平、就业结构、就业增速的影响为目的。围绕此核心目标,主要拟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揭示三次产业平衡比例及其变动对地区就业水平、就业增长的影响关系;第二,定量分析重庆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就业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以帮助产业政策制定者全面分析和通盘考虑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划分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和高级化,然后讨论其对促进就业增长、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并运用重庆1985年至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此过程中主要研究结论为:(1)理论上的分析显示,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产业升级决定就业发展。产业结构变动促进就业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产业的发展本身需要吸纳劳动力,因而带动了就业;其二是本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各种互动关系,因而本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并进而带动了就业。第一种促进就业方式为显性就业机制,第二种是隐性就业机制。(2)通过实证结果的整理与分析,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是有助于就业的增长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以至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了潜在性、长期性。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都强调了产业产值及就业人口的分布问题,由此起到了对就业的导向性作用,技术、资本也随着产业布局而流向倾向性产业,新兴产业得以发展壮大,既要有利于充分就业,又要能够保证经济活力,既要经济增长,又要使生产效率,同时,还要保障就业。(3)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以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高地为根本目标。围绕该目标应该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宏观布局、建立规范统一的要素市场、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等一系列基本思路。在对策方面,主要应从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培育扶持服务业发展、打造内陆人才高地、培育现代产业从业者等方面入手,努力促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水平增长和就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