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届人大会议,主要关怀人大制度空间的实现问题。所谓制度空间,就是指制度的结构和制度发展的可能性。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出发,可以将制度空间分为结构性空间和发展性空间。制度空间的实现过程,也即结构性空间得以建构,发展性空间不断“填充”的政治过程。
从制度空间理论出发,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也即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认为当代中国人大或人大制度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制度空间问题。橡皮图章是对这一问题的形象概括。人们提出的多种归因,包括代表因素说、认识因素说、权力挤压说、运动冲击说、结构因素说以及历史因素说等,都有既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走向历史,研究人大制度的源头,将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回答这一问题。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由第一章至第五章构成。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本部分根据历史的顺序展开,试图呈现制度空间实现的逻辑过程。具体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从历史背景入手揭示制度空间的建构过程。制度空间生成的结果是当代中国人大及其制度结构的形成。所以第二部分,即第二章,重点阐述了这种制度结构的一般特征,也即当代中国人大及其制度的结构性空间的一般特征。随后的三章内容就是第三部分,分别从政治过程、政治产出和历史影响的层面,来探讨当代中国人大及其制度的发展性空间的实现状况。具体来说,各章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章背景:一届人大的政治逻辑。以大历史观为基础,本章提出,近现代世界民主革命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宏观历史背景。它们共同型构了以人大制度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双重逻辑:批判的逻辑与继承的逻辑。双重逻辑对制度建构的影响即是双重的路径依赖。当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都可以从这双重逻辑中找到源头。
第二章结构:一届人大的政治结构。人大制度组建以后,它的状况是怎样的?这构成了第二章的研究主题,即一届人大的政治结构。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基础,本章阐明了一届人大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二元组织结构、双重的单中心制度结构和一元主义权力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人大制度所呈现的制度结构。
第三章运作:一届人大的政治过程。制度结构决定和影响着行为过程。本章结合政府过程理论,以一届人大会议资料为基础,全面揭示了一届人大会议的政治过程(包括议程设定过程、报告过程、议案过程、人事过程、发言过程和表决过程)及其基本特征:主导型民主政治和协商型民主政治。
第四章产出:一届人大的政治产品。借鉴戴维·伊斯顿的系统输入与输出理论和阿尔蒙德的政治产品理论,本章将政治产品分为直接产品与间接产品,主要考察直接产品。直接产品从具体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立法产品、政策产品、组织人事产品和交往行为产品。从这些产品来看,一届人大的政治产出非常丰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1957年反右导致一些政治产品束之高阁或者急剧减少。
第五章政治遗产:一届人大的历史影响。借鉴阿尔蒙德对政治产品的分类,将一届人大的政治遗产主要分为:政治体系遗产、政治过程遗产、政策遗产和政治文化遗产。在全面归纳一届人大的政治产品的基础上,评估了一届人大的历史功绩及其对当代中国人大制度和民主政治的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总结问题,主要是结语部分。采用制度空间理论,分析人大或人大制度的制度空间问题,提出人们经常提出的人大或人大制度的地位问题的形成不仅是实践的,而且是阐释的或建构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制度空间存在误读的结果。问题的解决前景包括制度化、内转化或者第三条道路。
总而言之,论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综合运用制度空间理论、结构功能主义、政府过程等理论,从历史、结构、过程和产出等角度,全面研究一届人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一届人大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以及一届人大的历史影响,从而力图揭示作为当代中国民主制度核心的人大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