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已知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和机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键环节,目前尚缺乏早期判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细胞学标志物。有研究证实CD34~+细胞是一种血管内皮前体细胞,测定CD34~+细胞的水平可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因此,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的细胞学标志物。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中开展对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的检测,可以预测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对早期血管病变做出诊断和预后评价,并对指导患者出现血管病变和靶器官损害前期尽早采取干预或提高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损伤修复功能,抑制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保护靶器官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其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但是关于测定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的报道不多,且国内尚未见到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性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有脑血管危险因素但无脑梗死发生的患者(即高危组)和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的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比较各组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灶体积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外周血CD34~+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按照入选与排除标准收集2010年8月~2011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5例,有脑血管危险因素但无脑梗死发生的患者(即高危组)27例和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病史、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梗死组患者依据中国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梗死组患者依据Pullicino公式(长×宽×CT或MRI扫描阳性层数/2)计算梗死病灶体积,并分为小、中、大灶三组,<5 cm~3为小灶组,5~10 cm~3为中灶组,>10cm~3为大灶组;梗死组患者均经颈动脉血管超声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三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A亚组)、颈动脉斑块组(B亚组)及颈动脉狭窄组(C亚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全部人群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灶体积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梗死组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高危组,高危组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梗死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中度组,中度组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发现梗死组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721,p<0.01)。③梗死组不同梗死病灶体积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灶组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中灶组,中灶组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小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亚组、B亚组及C亚组三组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C亚组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B亚组,B亚组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低于A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发现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呈显著负相关(r=-0.695,p<0.01)。综上,得出如下结论:①在脑缺血急性期,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因此,它可以成为反映早期脑缺血的一项敏感指标;②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有关,提示其可作为反映缺血性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③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其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④外周血CD34~+细胞水平可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因此,它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的细胞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