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要构建一个要素流动基础上的企业集聚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该框架,讨论要素流动及要素驱动型的企业集聚形成条件,分析地区间社会距离对要素流动及企业集聚形成的影响。为此,本文首先对克鲁格曼核心-外围模型(Core-PeripheryModel,简称C-P模型)进行扩展,扩展的核心-外围模型是本文的基本研究工具。
本研究提出的中心论题是:企业集聚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市场条件?克鲁格曼的核心-外围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企业集聚需要生产要素的相应流动。本研究把资本、技术要素引入核心-外围模型,并对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核心-外围模型进行扩展。在总的市场条件假设下,提出了一个基于要素流动的企业集聚理论分析框架,并以该理论分析框架为基础,分别从劳动力、资本、技术流动的角度,以及具有上下游联系的产业链关系,分析要素驱动型的企业集聚形成条件。本研究模型中同时引进了“社会距离”变量,进一步分析具有不同社会距离关系的地区之间要素流动及企业集聚形成的特征。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企业集聚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是集聚地有充足的要素供给,要素是否流向某一地区,主要取决于贸易成本、市场规模和工业化程度;其中,贸易成本是决定其他因素对要素流动影响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2、对于每一种要素而言,不同贸易成本水平下,影响其流动的主要因素不同。当贸易成本很低时,一个地区相对较低的工资成本是企业在该地区集聚所必需的;当贸易成本很高时,企业将在市场份额大和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形成集聚。
3、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影响地区间要素流动特点和决定企业集聚类型的重要因素。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决定了地区之间关系的类型,具有不同类型关系的地区之间其要素流动具有不同的稳定性特点,从而对企业集聚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