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殖民地统治政策实施的关键环节,日本在伪满洲国开展了殖民地教育。其中初等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在日本帝国构建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不仅仅从殖民者的观点出发,在东北教育发展史的长河中,讨论伪满洲国初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前后时代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受教育者对于殖民者、自己身份的认识变化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具体由序章,第一章―第四章,终章构成。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按照时代顺序分为1920年代后期,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到1937年新学制实施,及1937年到1945年伪满洲国灭亡三个时期,对各个时期使用的小学历史、修身、理科教科书进行分析,明确了“天皇制”在东北地区的渗透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的亲身经历者的口述史实为依据,探讨受教育者一方的思想认识变化。最后,终章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伪满洲国时期的初等教育以“王道主义”、儒家思想等封建复古思想为教育理念,导致东北教育逆历史潮流发展。受教育者中,一部分承认自己的身份为“满洲国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伪满洲国的殖民教育在抹杀中国人的民族性上取得了一时的效果。但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满洲国人”的身份认识只限于伪满洲国存在的短时期内,并只在接受过其教育的一部分人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