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EST-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L.)(以下简称甘蓝)是十分重要的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作物,在我国蔬菜周年供应和出口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图谱绘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品种鉴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标记技术因多态性高,易检测,共显性和特异性明显等特点应用更加普遍。鉴于已公开报道可用的甘蓝SSR标记数量较少,本研究基于NCBI数据库公开报道的62,576条与甘蓝相关的EST,研究开发了EST-SSR标记,并将其应用于甘蓝指纹图谱构建、杂交种纯度鉴定、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蓝EST-SSR特征及扩增分析。利用SSRIT在线分析软件(http://www.gramene.org/db/searches/ssrtool)对19,611条无冗余甘蓝EST进行了搜索,共得到1,219条SSR,分布在1,176条EST上,分布密度为1/11.48kb,包括273种重复基元。其中,二核苷酸(353个SSR)和三核苷酸(423个SSR)占主导地位;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是AG/CT,占总数的25.59%,其次为AAG/CTT占7.71%;其它重复类型所占比例均不足5%。基于1,176条含有SSR的EST,设计合成了978对甘蓝EST-SSR引物。以早熟圆球型甘蓝397和晚熟扁圆球型甘蓝20-2-5两份自交系为试材,对合成引物进行初步的扩增分析,其中897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共扩增出1,026条扩增带;128对引物在两份材料间表现出多态性,共扩增258条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25.15%)。表明开发的EST-SSR引物在甘蓝上有较好的可用性。2、构建了部分甘蓝品种的指纹图谱并进行“京丰1号”的纯度鉴定。在对甘蓝EST-SSR初步扩增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oE002.BoE222.BoE225和BoE916等4对引物构建了“中甘11”、“8398"、“中甘15”和“中甘21”等4个春甘蓝及其亲本的EST-SSR指纹图谱;利用BoE974.BOE9]6.BoE337.BoE316和BoE222等5对引物构建了“京丰1号”、“晚丰”、“中甘8号”、“中甘18”、“中甘19”和“中甘22”等6个秋甘蓝及其亲本的EST-SSR指纹图谱。利用能够扩增出互补带型的标记BoE222进行“京丰1号”杂交种的分子鉴定,种子纯度鉴定为90%,与田间鉴定结果吻合率约为98%。3、获得了与早熟圆球型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CDMs399-3连锁的分子标记。以来自早熟圆球甘蓝397育性分离群体的5株可育株及4株纯合不育株分别构建可育池和不育池,并以该群体的敏感不育单株自交得到的73株F2分离群体的植株为试材,筛选与早熟圆球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标记,结果得到共显性标记BoE332(不育片段约270bp,可育片段约290bp),该标记与显性雄性不育基因CDMs399-3连锁距离为3.6cM,可应用于纯合不育单株的快速鉴定,加速了397显性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进程。
其他文献
茶树叶片中的单萜烯醇和芳香族醇等挥发性组分主要是以糖苷形式存在,且以樱草糖苷和葡萄糖苷为主。与这类糖苷的合成与水解相关的酶类主要有β-樱草糖苷酶、β-木糖苷酶、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