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碳纤维筋锚具的设计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在制作预应力筋或拉索以及结构加固补强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碳纤维筋抗剪性能较差,抗挤压刚度不足,使得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应力筋或拉索的锚固问题变得异常困难。CFRP作为预应力材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锚固,其最终承载能力不是决定于于预应力筋本身的强度,而是锚具系统的锚固性能。  锚固碳纤维筋的粘结型锚具有三类:直筒型;内锥型;内锥+直筒型。本文通过对这三种类型的锚具工作时的受力分析,得出内锥+直筒形式的粘结锚具的受力性能更具优越性,并建议锚具前端(受荷端)应设置端堵,但端堵与灌注料之间宜预留一定的间隙和增加分离的螺套和加载前预紧。  静载试验:本文进行了单根CFRP在不同的粘结长度、灌注粘结材料和锚具的结构形式情况对其进行了静载锚固试验;对于7根的索股用内锥型、内锥+直筒型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锚具灌注环氧砂浆拌上铁砂作为粘结材料对其进行锚固,对于内锥+直筒型锚固试验分预紧与否进行加载试验。试验证明本课题所研究开发的锚具对CFRP筋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从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影响锚固碳纤维筋锚固系数的各种因素,为CFRP筋股粘结型锚具的改进提供经验。试验证明了本课题所研究开发的锚具对CFRP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  疲劳试验:对所研发的锚具通过预紧后,通过相应标准检测锚具的疲劳荷载性能、周期荷载性能,最后并验证了试件的残余极限承载力,证明了试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了性能,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  论文最后对锚固CFRP筋的粘结锚具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9年制定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98)为门式刚架提供了设计依据,大大推动了这一结构形式的普及与推广,并使得该结构形式的用钢
本文通过对一组3个缩尺(2/3)的不等肢L形截面柱(宽肢比大于4)框架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该类节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抗震性能,分析了下列问题:节点的破坏形态、抗裂和
升降型截止阀阀道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复杂流道,其边界几何开头复杂,域内流动几乎全为紊流,县城多漩流,流动分离特性显著.该文从升降型截止阀阀道流场的二维数值分析着手,通过分
地震波从震源出发向四周传播,在此过程中不但有时间上的变化而且有空间上的变化,对于跨度较大的结构物如跨深谷大桥、大坝等,地震动空间变化的影响不可忽略.若上述结构又处于
虽然墙面和屋面采用薄板为覆盖物的房屋已应用多年,西方和我国也对受力蒙皮体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试验,但既往的研究工作主要都是针对蒙皮体的,特别是针对蒙皮板与板之间或是
该文针对大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性响应分析问题,对可考虑裂缝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所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钢筋混凝土
现代高层建筑是复杂的大尺度结构,其传统设计费时费力,且大多偏于保守.该文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采用了优化准则法来完成对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优化设计.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收敛
石油工程的投资决策过程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许多模糊性的因素,而模糊优选法与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相比能定量地处理影响分析和决策的种种模糊因素,使分析的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该文试图通过两榀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用粘钢方法加固的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还对粘钢加固结构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着重对反复荷载下钢板和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