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仆虫类原生动物是腹毛目纤毛虫中一类皮层及核器分化较为特殊的类群,其细胞纤毛器形成额腹棘毛-横棘毛-尾棘毛及背触毛等腹、背面纤毛结构。细胞形成一巨大的大核和一圆球形的小核,此外细胞含有复杂的如前纵、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等微管胞器,显示出了细胞结构最复杂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典型特征。目前,游仆类纤毛虫已受到各个领域的研究者的关注,对游仆虫细胞形态、形态建成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研究水平已经从细胞水平发展到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但是所得结果主要来自淡水游仆虫,对海水游仆虫的资料则十分欠缺,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一种海水游仆虫为材料,对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膜蛋白进行了研究,并与一种淡水游仆虫进行了比较。
(1) 细胞表面、皮层及细胞质的超微结构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到海水游仆虫细胞表面、皮层及细胞质的超微结构特征与报道的许多淡水游仆虫不同,其中:腹面纤毛器为10-5-5模式,背触毛8~9列;表膜内存在按一定间隔分布的电子着色极深的轴杆样结构,其功能尚须探讨;未观察到伸缩泡孔,但腹面最右一根额腹棘毛下存在一小孔,推测可能与渗透压的调节有关。纤毛区纤毛杆内微管结构为典型的“9+2”模式,毛基体外同样有围棘纤维篮存在。细胞质内含细胞核、线粒体及围绕基体的囊泡状结构等细胞器。囊泡状结构可能也参与细胞内渗透压的调节。此外,对该海水游仆虫超微结构的观察如背、腹面银线网格,背、腹表膜下微管的排列方式及走向,纤毛器及非纤毛器微管骨架的分布等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2) 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发生、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观察利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跟踪标记了海水游仆虫在无性生殖时期的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发生、迁移、定位的过程并观察了其非分裂期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在无性生殖时期,细胞腹面棘毛从产生原基到新纤毛器成熟直至迁移定位的一系列过程似乎都与老纤毛器有着密切联系:新口纤毛器发生于老口纤毛器下方皮层内,从上至下逐渐组装成围口小膜;额腹棘毛原基发生于老额腹棘毛与横棘毛之间,其中9根来源于3-3-3-3-2模式,第10根单独发生于口围带右侧。背触毛及尾棘毛的发生可能是在老背触毛的指导下完成的。老背触毛可能起了模板的作用。在非分裂期,海水游仆虫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与一种淡水游仆虫相比,具有口围带小膜托架呈棍棒状,额腹棘毛区微管束分化程度较低,放射微管束较多,腹部脊内具有横向微管束及背面主要为横向微管束等特点,而淡水游仆虫则具有口围带小膜托架呈薄片状,额腹棘毛区微管束分化程度较高,背面主要是纵向微管束等特点。这些结果对游仆虫皮层细胞骨架系统的形态、形态建成以及成分提供了补充性资料。 (3)细胞膜蛋白的成分分析由于研究材料的生活环境较为特殊且国内外对于游仆虫膜蛋白的研究资料较少,因此比较了在不同生活环境下海水游仆虫和一种淡水游仆虫膜蛋白成分的差异。根据膜蛋白具有疏水性可以溶于非离子去垢剂中的特性,采用非离子去垢剂抽提分级分离法提取膜蛋白,进而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游仆虫在123KD、77.5KD和52KD具有相同的条带,但含量有差异,推测这3种蛋白在淡水和海水游仆虫中不存在种特异性:海水游仆虫具有102KD、63KD、43KD等条带,淡水游仆虫具有99.5KD、29KD、27KD等条带,这些差异可能与两种游仆虫的不同生活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