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禽排泄物环境污染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是我国走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畜禽养殖业的饲料消耗需要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产出来保障,畜禽污染的排放需要有一定的种植业规模来消纳。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是发展循环农业,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判断基于种养结合基础上的土壤养分盈亏水平是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基础。本文在养分N、P供需比较分析原理研究的基础上,将畜禽养殖排泄含量、化肥施用含量、土壤含量作为养分供给来源,农作物生长需求作为养分消纳的主要途径,从单位面积农地N、P施用强度、消纳强度潜力、消纳总量潜力三个方面对河北省11个地市的N、P消纳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施用强度角度来说,按照欧盟政策规定,全省各地市农地单位面积P施用强度都超出政策规定;农地单位N施用强度与欧盟政策相比,全省各地区差异较大,廊坊市、保定市、衡水市、邢台市、张家口市、沧州市农地单位面积N施用强度小于政策标准,石家庄市、唐山市、承德市、邯郸市、秦皇岛市农地单位面积N施用强度大于政策标准。(2)从消纳强度潜力角度来说,全省各地市农地单位面积N、P供给量均大于农作物的消纳能力,超出农作物消纳能力范围,消纳强度全部处于无潜力状态,但各地区超标差异较小。(3)从消纳总量潜力角度来说,全省农地N、P盈亏量测算出现盈余,即农地的氮、磷供给量均大于农作物消纳量,各地市农地已经没有消纳更多畜禽养殖排泄氮、磷量和化肥施用氮、磷量的潜力,并且各地市存在明显的超标差异。土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北省农地N、P施用强度过大,超出其消纳能力,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合理施肥、畜禽科学养殖、农业生态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