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某医院2011~2013年度医院内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471151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某医院2011~2013年度医院内感染资料的分析,掌握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变化发展趋势,了解医院内感染的分布状况,分析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深层次原因;为科学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制定监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该院2011~2013年度所有出院病人的病历信息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情况(患者的入院日期、性别、年龄、所在科室、患病名称、手术方式以及出院日期等)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有无感染的发生、感染发生时所在科室、患者感染发生部位以及感染名称等)。采用EXCEL2010软件将收集到的患者医院内感染信息逐一录入电脑并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统计学指标包括感染率、漏报率和构成比,对计数资料的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收集记录该院2011~2013年度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资料,共收集到70169例患者的病历信息资料,有696例患者发生了医院内感染,总体感染率为0.99%。其中2011年的感染率最高,达1.17%;后两年的感染率较2011年有所下降,分别为1.07%及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漏报率方面,漏报率在2012年最高,为2.94%,高于2011年的2.42%和2013年的1.43%,2013年较前两年下降幅度较大。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性别分布方面,本次调查的36681例男性和33488例女性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病例数分别为268例和428例,感染率分别为0.73%和1.28%。比较性别分布数据,女性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几率均明显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年龄分布方面,所有发生医院内感染696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92岁,年龄最小的为5岁,60岁以上患者年龄组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几率最高,为1.19%,感染率最低的为14岁及以下年龄组,感染率为0.30%。通过本次研究得出,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与患者的年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即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高。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分布方面,第四季度的医院内感染率最高(1.26%),其次为第三季度(1.06%)和第一季度(0.86%),第二季度感染率最低(0.77%),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感染发生率。不同科室间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分布方面,对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其中ICU科室的医院内感染率最高(27.19%);其次为肿瘤科(1.42%)、内科(1.15%)、外科(0.49%);耳鼻喉、中医、皮肤科在所有科室中的感染率最低,为0.00%。在所有内科各科室中,循环内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最高,为1.59%,排第二、三位的分别是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感染率分别是1.44%及1.15%;泌尿内科医院内感染率在所有内科科室中最低,为0.27%。比较各外科科室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差别,脑外科病房医院内感染率最高,达4.38%;其次为普外科病房及骨外科,分别为1.10%及0.62%;血管外科感染率最低,为0.00%。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部位分布方面,按统计指标构成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手术伤口、胃肠道、血液系统、腹盆腔内及其它部位。上呼吸道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构成比最高,达36.78%,其次是下呼吸道,为31.61%,泌尿系统感染居第三位,为13.80%。结论:医院内感染的漏报率和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女性患者;随患者年龄渐长,感染发生率逐渐增高;感染发生率呈现季节性,以第四季度感染发生率最高,第三季度次之;不同科室间医院内感染主要发生在ICU病房,其次为肿瘤科;医院内感染分布部位以上、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
其他文献
为研究本征态聚苯胺对非织造过滤材料的驻极性能和过滤性能的影响,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非织造复合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聚丙烯(PANI/PP)复合材料,通过SEM
以海南椰壳纤维为原料,采用减压热解炭化的方法制备椰壳纤维炭材料,以发烟硫酸作为磺化剂制备椰壳纤维炭磺酸。采用FTIR、DSC-TGA和SEM等分析手段对椰壳纤维炭磺酸进行结构及
将淀粉添加至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脂(PBAT)中混合造粒、直接流延成膜。通过人为改变土壤填埋环境的含水量、乳酸菌量和酵母菌量,研究淀粉填充PBAT复合薄膜的降解性能,分
本文介绍智能制造在香烟制丝线中的应用,智能制造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数据采集、存储、上传和信息交换等功能,经过项目实施,实现了智能制造在工业生产线管控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黄土-红层接触面滑坡这类典型黄土滑坡,依托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以通渭县常河镇池沟滑坡为例,采用钻探、物探和踏勘等多种技术手段,查明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聚酰胺/纳米二氧化钛(PVA/PA6/TiO2)复合纳米纤维,并考察了复合纳米纤维对模拟染料(亚甲基蓝和活性红X-3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我国的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技术正在以飞速向前发展。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发展推动了很多行业的进步,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