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造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土高原地区的生产建设项目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公路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公路不仅仅带来了便利的交通,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其建设施工也会给沿线地区的环境生态造成很多影响和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是在防治水土流失过程中应用最广泛且效果显著的一项水土保持措施,它不仅可以有效达到固土保水的目的,同时还具有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作用。本文以水土保持学和水土保持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公路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黄土高原地区作为研究项目区。将黄土高原地区适生水土保持植物根据其不同功能划分为5种类型,即:防风固沙植物、固土护坡植物、观赏绿化植物、抗逆性植物、具有经济价值植物。结合公路工程特点,将其划分为8个分区进行研究,并根据每个分区的特点进行不同植物措施配置,主要结论如下:针对公路工程分区,分别进行植物措施配置,具体配置情况如下:(1)路基工程区,主要是公路两侧以防风固沙和绿化为主的乔-灌-草结合配置,路基两侧边坡以固土护坡为主的植草护坡配置,和公路中间隔离带以绿化为主的灌木配置。(2)桥涵隧道工程区,主要是在隧道出入口和桥涵两侧以护坡绿化为主的植草护坡配置。(3)交叉工程区,主要是以固土护坡为主的植草护坡,以及空地绿化兼顾景观生态为主的乔-灌-草结合配置。(4)附属设施区,主要是场地中以防风固沙、绿化、景观生态为主的乔-灌-草-花卉结合配置。(5)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是在场地空地中以绿化为主的灌-草结合配置。(6)施工道路区,主要是以地面恢复为主的乔灌草结合配置。(7)取土场区,主要是以防风固沙、土壤改良以及经济效益为主的乔-灌-草结合配置。(8)弃渣场区,主要是以土壤改良、生态恢复为主的乔-灌-草结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