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句是人类语言交际中十分重要的句型,语言学家对比较句曾有大量的研究,但焦点放置于英语比较句结构。总体来说,汉语比较句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有传统语义学的研究、形式句法学的研究、以及形式语义-句法的界面研究。由于对“比”的语类认定句法学家各有论断,导致生成句法学对汉语比较句的研究存在着界定分歧,不同的比较标记词的属性认定直接导致了不同的句法结构分析。汉语比字型比较句的句法分析至少有四类,为连词性结构、介词性结构、动词性结构及附加语结构。这些研究对“比”的句法定位研究以及汉语比较句的理解做出了贡献,但通常局限于语言现象的句法描写,缺乏句法分布方面的逻辑思考,存在着不能剥离现象干扰、混同历时和共时研究层面等不足,不可避免地把句法研究限制在描写某一种特定结构。本研究以句法学研究倡导的最简精神为理论支柱,以研究汉语“比”型比较句为样例,试图指出先前研究中存在的缺憾,并用逻辑推导的方法来反思与重新分析汉语该类比较句的句法结构。以重新鉴定汉语“比”字型比较句标记词的“比”的语类为基点,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比”非动词、连词等的可能性,分析以“比”为中心语进行最大投射形成PP的过程及句法地位,指出“比”型比较句中真正的谓词,同时研究汉语比较型标志词“比”和句中其它语类的关系。基于人类语言逻辑模板,本研究通过对汉语比,英语than,西班牙语que,俄语чем等显性比较标记词的类比性定位考察,试图类比归结出人类语言中显性比较句的句法分析假设。通过论证分析,本研究认为汉语比字型比较句的比较结构,表现出附加语的特征,其中“比”归属于介词。整个比较结构不构成句中动词短语的必要条件,它的辖域不是动词短语而是语言逻辑模板F[S[NP VP]];它外在于该逻辑模板,对语句进行比较性的语义调变;它作为独立语类将形成自己的最大投射PP。本文的分析将重新解释汉语“比”的句法生成位置,而且也为解决它和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以及对其他语言的比较句研究提供可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