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研究的是工人村工业文化遗迹的保护在当代城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问题,20世纪50年代的头三年,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一个当务之急是解决城市人民的住房问题:一是解决无住房问题,二是解决大量棚户区的危房问题。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修整一些城市的危房、棚户。此外,还要建设新的住宅、宿舍并新建部分公共建筑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因此,大量的工人村出现了,工人村的出现解决了许多工人们的急需。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城市建设的需要,这类民居住所不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多数被拆迁、改造、清除,但少量建筑作为工业遗迹被保存下来,不过,对这部分建筑的留存、进一步发挥作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作为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城市改造、建设的需要,还需要做许多工作。本文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工人村经历了60多年的岁月洗礼。时代在变,工人村也在不断的变化,在50多年间工人村也增添了不少新的民用居住楼房,适应了时代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设计水平和建筑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趋向合理,设施更加完善。工人村是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居民生活住宅的历史缩影,这类建筑诠释了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需求和审美的观点,展现了当时人们真实生活状态,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独特的时代特色,包括了各工业时期的工业文化内涵,记载了城市文脉。对这些遗存的设计和改造,不仅可以保留当时的建筑风貌,留下了历史的记忆,向人们展示了时代的变迁,还可以带动城市文化和旅游业、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是以沈阳铁西工人村为主要对象,在论述它独特的历史性、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属性的同时,着重论述了工业遗迹保护的内容,同时对怎样将保护、怎样传承、怎样融汇于将来的城市发展中如何设计和改造、方法途径等作出论证。这些见证记录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居住建筑格局演变的老民居,怎样应对今天新时代的生活需求,不被社会所忽视淘汰,以及怎样去判断衡量它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