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在TACE手术中海藻酸钠微球与碘化油分别作为栓塞剂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的在我院通过两种不同栓塞剂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海藻酸钠微球栓塞组及碘化油栓塞组。介入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的原发病灶均已手术切除且已经获得病理结果;2)经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转移性肝癌,且行TACE治疗前无其它脏器转移;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或B级;4)首次行TACE治疗,无肝动脉化疗栓塞禁忌证;5)转移性病灶≤5个。其中20例行海藻酸钠微球化疗栓塞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为海藻酸钠微球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2-74岁,平均56.7岁;入选海藻酸钠微球组的患者术前均被告知将接受海藻酸钠微球化疗栓塞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先行灌注奥沙利铂和表柔比星以及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等,然后根据肝内转移瘤病灶大小及血供情况推注海藻酸钠微球至靶血管闭塞,再次造影肿瘤染色消失。行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41-76岁,平均58.6岁。同样先进行化疗药物的灌注,然后注入适量的碘化油至肿瘤供血动脉的血流中断且肿瘤染色消失。分别对两组转移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及介入术后4周左右肝功能的变化、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月后肿瘤大小的改变情况以及介入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介入术前两组转移性肝癌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病理资料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介入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三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海藻酸钠微球组患者肝内转移瘤缩小程度较单纯碘油组比较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毒副反应,多为恶心,呕吐及发热,海藻酸钠微球组的疼痛患者18例,而对照组仅12例,但均在对症治疗后逐渐缓解。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藻酸钠微球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总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显示,海藻酸钠微球组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好转(PR)9例,无明显进展(NC)8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50%,获益率(CR+PR+NC)为90%;碘化油组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好转(PR)8例,无明显进展(NC)10例,转移病灶进展(PD)4例,总有效率(CR+PR)为39.1%,获益率(CR+PR+NC)为82.6%;通过术后影像表现,两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的有19人,其中KMG组10例(50%),对照组9例(39.1%)。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藻酸钠微球组患者术后生存率要高于单纯碘油组患者,随访1年结束后,海藻酸钠微球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对照组病人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和52.2%,两组转移性肝癌病人的累积生存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组介入术后通过复查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生存率均优于单纯碘化油栓塞剂的治疗效果,说明海藻酸钠微球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在体内的降解后由肾脏排出,无毒性及其它副作用,无不良反应,达到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主要不良发应是栓塞综合征,由于海藻酸钠微球有效阻断了肿瘤的血供,所以发生缺血性疼痛的时间相对较长、程度相对重,需要止痛药才能缓解患者占多数,发热现象也较明显,但无论是发热还是疼痛均可控制,文献报道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例。海藻酸钠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栓塞材料,由于其末梢栓塞效果好,无毒无抗原性,可降解,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等优点,提高了TACE对转移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栓塞作用强于碘油,近期疗效优于碘油栓塞,虽然介入术后发热、疼痛相对明显,但能够控制,所以,海藻酸钠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安全、有效的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及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