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青木关岩溶槽谷区耕地型/林地型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洼地沉积物入手,以137Cs辅以六六六(HCHs)断代,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等分析,追溯流域近60年来产沙强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潜在泥沙源地土壤(坡面、沟道)和侵蚀泥沙(洼地沉积泥沙、地表悬浮泥沙)的元素特征,应用复合指纹法定量化解析不同泥沙源地对流域产沙的相对贡献率。以期为岩溶槽谷洼地流域单元的侵蚀产沙定量研究及水保措施制定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取了龙洞槽耕地型洼地与劳动村林地型洼地沉积物剖面1963年137Cs沉降峰和1983年我国开始禁止使用HCHs的断代时标,分别计算了龙洞槽、劳动村洼地小流域1963—1983,1984—2019年2个时段产沙模数。龙洞槽耕地型和劳动村林地型洼地小流域1963—1983、1984—2019年产沙模数分别为232 t/(km~2·a)、82 t/(km~2·a)和69 t/(km~2·a)、39 t/(km~2·a)。两个洼地小流域近60年来的产沙模数变化趋势相似,产沙模数均减小,表明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与1963—1983年时段相比,该地区1984—2019年时段年平均降水量无明显变化,年降水量、年际大雨/暴雨频率变率增加,但两个洼地小流域产沙模数均显著减小。表明近60年流域产沙强度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控制。(2)龙洞槽洼地小流域沉积物剖面137Cs、HCHs峰值,表层泥沙137Cs、HCHs数值和不同时期流域产沙模数均明显大于劳动村洼地小流域,主要是由两个洼地分别控制的耕地型与林地型小流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产沙强度的差异所致。龙洞槽洼地小流域土壤流失量高于允许土壤流失量,劳动村洼地小流域接近允许土壤流失量的上限,区域内土壤侵蚀风险依然很高。此外,137Cs和HCHs相结合的示踪方法可用于开展西南岩溶流域侵蚀产沙历史研究,为今后研究岩溶洼地沉积速率和流域产沙模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3)龙洞槽、劳动村两个洼地小流域源地土壤机械组成相近,粉粒含量大,土壤质地属于粉壤土;粉粒的搬运比均>1,粉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更容易侵蚀。两个小流域林地和草地的有机质、全氮以及碱解氮含量高于坡耕地与沟道,主要是由于林地和草地枯枝落叶对有机质和氮素的补充以及受人为干扰少。坡耕地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高于林地、草地与沟道,受耕作、施肥和秸秆还田等农业活动的影响。草地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其他3种泥沙源地。137Cs与χ在两个洼地小流域不同源地土壤间差异相对明显,为侵蚀泥沙不同来源的辨别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4)在龙洞槽耕地型洼地小流域,源地土壤35种元素中有21种元素通过非参数检验进入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137Cs、TP、Co、SOM、Li、Rb、χ组成的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坡面和沟道对小流域沉积泥沙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7.55%、12.45%,对小流域地表悬浮泥沙的相对贡献均值分别为80.36%、19.64%,表明坡面是流域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坡面上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的贡献率是坡耕地>林地>草地。在劳动村林地型洼地小流域,源地土壤35种元素中有22种元素通过非参数检验进入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137Cs、Li、SOM、χ、Rb、Tl组成的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坡面和沟道对小流域沉积泥沙的相对贡献分别为76.35%、23.65%,对小流域地表悬浮泥沙的相对贡献均值分别为67.54%、32.46%,坡面是流域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坡面上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的贡献率是林地>坡耕地>草地。(5)就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来看,龙洞槽洼地小流域坡耕地单位面积泥沙贡献值是林地的3.44倍、草地的1.67倍,劳动村洼地小流域坡耕地是林地的3.05倍、草地的3.28倍,说明坡耕地是小流域坡面最容易侵蚀的部位。坡耕地受翻耕、施肥和除草等农业活动影响,地面覆盖度低,表层土壤相对疏松,土壤易被冲刷流失。林地和草地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具有削弱雨滴击溅、增加入渗、拦截泥沙以及根系改善土壤结构等优势,有效的减弱了土壤侵蚀,故林地和草地单位面积泥沙贡献值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