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系统神经发生过程的机制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损伤后神经再生能力非常有限,但嗅觉系统是一个特例。在嗅觉系统中,嗅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 ORNs)可以终生不断更新替换,是研究神经发生的一个理想模型。目前,关于嗅觉系统为什么会终生具有再生能力;ORNs为什么可以终生不断更新替换;在嗅觉系统的神经发生过程中,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OECs)如何从嗅上皮向嗅球内迁移的;嗅神经轴突是如何从嗅上皮长入嗅球的;OECs与ORNs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嗅神经轴突投射到嗅球后是如何进行分选定位的,等等诸多问题都还不清楚。深入研究嗅觉系统的神经发生过程将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嗅觉系统发育和嗅觉可塑性的机理,为探索成年哺乳动物CNS不可再生的原因、寻找中枢神经损伤新的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多种实验手段,主要探讨嗅觉系统神经发生的机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嘌呤能信号分子(purinergic signaling)抑制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OECs)迁移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后再生极为困难,功能恢复极为有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嗅神经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神经,嗅受体神经元终生可以不断再生。一般认为,成年后嗅神经之所以能够终生再生可能与该系统内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OECs)这一类特殊胶质细胞的存在有密切关系。OECs是嗅觉系统特有的神经胶质细胞,它同时具有雪旺细胞(提供轴突再生微环境及髓鞘化作用)和星形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相容性)的特性,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同时存在于中枢(嗅球)和外周(嗅上皮)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OECs作为嗅神经的成鞘细胞,在神经发生过程中,它起源于嗅上皮,包裹嗅神经轴突束并沿着该轴突迁移,支持和引导它们从外周穿越筛骨板长入位于中枢的嗅球。嗅鞘细胞具有促进嗅神经轴突生长、导向以及再生的能力。研究表明,嗅鞘细胞的迁移对嗅觉系统发育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嗅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嗅神经元的迁移,轴突的生长、再生与靶向等一系列活动,都与嗅鞘细胞的定向迁移及迁移距离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国际上对嗅鞘细胞迁移的具体调控机制了解还十分有限。嘌呤能信号分子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细胞的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目前,ATP的生理或病理来源问题已经被清楚的阐明了。据报道,嗅觉系统中的ATP是以囊泡的方式由ORNs释放。嘌呤能信号分子参与了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嘌呤能信号分子可以作为“宿主组织损伤信号”(host tissue damage signaling)影响细胞的迁移。也曾有报道称,在嗅神经元损伤时嗅上皮(olfactory epithelium, OE)中嘌呤能信号可诱导介导的热激蛋白的表达,起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嘌呤能信号是否在成体OE的神经发生过程中对嗅鞘细胞的迁移起作用,目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了在嗅觉系统神经发生过程中嘌呤能信号分子的释放对OECs迁移的影响。首先,我们应用细胞划痕迁移实验和Boyden chamber细胞迁移实验,证明嘌呤能信号分子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OECs的迁移。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的方法,发现体外培养的OECs上表达嘌呤能受体P2Y1和P2Y2,而不表达其他亚型的嘌呤能受体。采用嘌呤能受体的拮抗剂阻断嘌呤能信号分子与其受体的结合,可以明显地减轻嘌呤能信号分子对OECs迁移的抑制作用。这提示嘌呤能信号分子抑制OECs迁移的作用应该是由P2Y1和P2Y2受体介导的。这些结果表明,嘌呤能信号分子可以作用于嗅鞘细胞上的P2Y1和P2Y2受体,从而抑制嗅鞘细胞迁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了调控嗅鞘细胞迁移的一个新的机制,这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嗅鞘细胞和嗅受体神经元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为深入了解神经发育和再生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寻找中枢神经疾病和损伤的有效治疗策略和治疗靶标提供了新的突破口。2、HDACs在嗅上皮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嗅上皮的神经发生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是嗅觉发育生物学的重要问题。嗅受体神经元是嗅觉系统的一级神经元,也是唯一存在于嗅上皮的神经元。它接受外界气味分子刺激,并将信号向上传递至嗅觉中枢。ORNs是脊椎动物中唯一与外周环境直接接触的神经元,这一特点使得ORNs极易受到损伤。因此,ORNs的发生对于维持动物正常的嗅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哺乳动物的ORNs终生都处在不断地再生过程中。嗅上皮神经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ORNs发育的每个阶段都受到相应的调控,但是迄今为止并不清楚这一重要过程的调控机制。染色体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对组蛋白调控作用极其重要,可以影响增殖、分化及基因沉默等很多生物学过程。调控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过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在神经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命运决定、分化等多个过程。2005年,MacDonald等人的研究显示,在嗅上皮干细胞和嗅受体神经元中有HDACs的表达。这提示,HDACs有可能参与了嗅觉发生的过程,但是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HDACs参与了嗅觉系统的神经发生过程。首先,我们通过体内实验发现,HDACs的抑制剂可以降低嗅上皮厚度和细胞总数。为了探讨HDACs与嗅上皮细胞增殖的关系,我们采用了BrdU染色,结果显示,在体外和体内,经HDACs抑制剂处理后,嗅上皮的细胞增殖受到了抑制。为了探讨HDACs与嗅上皮神经元成熟的关系,我们采用在体实验和蛋白印记的方法,发现HDACs抑制剂可以使小鼠嗅上皮中OMP阳性的嗅神经元数目减少且OMP的表达减少,并且HDACs这种影响嗅上皮细胞的增殖的作用是通过Notch2信号通路起作用的。上述结果强烈提示,HDACs具有通过Notch2信号通路调控嗅上皮的细胞增殖和嗅神经元的成熟的作用,HDACs活性被抑制将导致嗅上皮细胞增殖的减弱、嗅神经元的成熟被抑制,从而影响嗅上皮的正常形态,导致其厚度降低、细胞总数减少。本研究不仅为嗅觉系统的正常构建和维持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而且为深入了解神经发育和再生的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如下:1.在成体嗅神经发生过程中,嘌呤能信号分子通过作用于嗅鞘细胞上的P2Yl和P2Y2受体,抑制嗅鞘细胞迁移。2. HDACs通过Notch2信号通路影响嗅上皮的细胞增殖及ORNs的成熟,参与了嗅上皮神经发生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前牙美学区翻瓣种植、不翻瓣种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医院76例行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有关量子计算化学的主要内容,简单叙述了量子计算化学研究原理、功能及其研究发展过程和量子计算化学的三种近似计算方法: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
马·雅巴拉哈三世是与其师拉班.扫马齐名的元代景教人物。本文主要从他身世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西行朝圣和在景教本部教会的任职经历几个方面,对马.雅巴拉哈三世的生平作了考
目的:对吉林省洮南地区布鲁氏菌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7年9月年白城市洮南地区8个街道、6个镇、10个乡,针对牧区人口开展布鲁氏菌病抽样的39836人进行
本论文主要合成了一类铁基金属复合氧化物,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根据现有的电磁屏蔽理论和化合物缺陷理论,我们提出了一种改善本身具有磁性的物质的导电性来制备电磁吸波材
国家农村宏观政策转型后,一些农村基层政府尚没有从“管治型”治理转向“为农服务”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治理。农村基层存在的治理危机状况可以概括为选择式治理。选
关于碳酸盐生油岩在最近一篇文献中已作了评论,所接触的这些文章中特别有意义的是对生油岩的岩性、沉积环境及岩石中有机质的详细情况的详细论述。据证实用于其它生油岩的沉
目的探讨在坐位及仰卧位人眼球镜度数及散光轴向的改变。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52例(96眼),屈光度-2.50D~-10.00 D,散光-0.75D~-4.50 D。方法对
职高班主任工作点滴翁福荣一、职业中学学生入学时的思想状态及根源受传统“人才观”的影响,学生初入学时思想不稳定。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才是“人才”;家长们也为孩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具有良好的港口物流和产业优势,具备建设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条件和潜力。本文分析了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国内外环境、区域竞争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