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英汉同传的译前准备方法,即在进行同传任务之前了解会议相关的词汇和知识点,这是保障同传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丹尼尔·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理论来阐述同传中大脑的工作模式,以期寻找到一种可以改善译员精力分配状况的译前准备方法,从而提升译文质量。本文还用释意派的意义单位理论对译文质量进行定性分析。基于以上理论,本文设计相应实验来验证译前准备的重要性,并检验不同的译前准备方法的效果。在本文的实验中,三组实验对象的译前准备情况各不相同:A组不做译前准备,B组的译前准备是背记生词表,C组的译前准备方式是阅读平行文本。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后,本文得出结论:译前准备能够提升实验对象的译文质量,并且阅读平行文本这种译前准备方法比背记生词表更加能够帮助实验对象捕捉信息点,提高译文准确性,加强表达连贯性,发挥口译技巧,翻译专业词汇,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照顾语法习惯。从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理论来看,这是因为阅读平行文本让实验对象对实验材料相关的词汇和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降低听力分析负荷、提高译文产出效率、缓解短时记忆压力、提升协调任务能力。笔者希望本论文能够使译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同传中的精力分配模式,重视译前准备阶段中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此外,高校在培养译员时也应当提高学生的译前准备意识与能力,努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