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增长的命脉。产业结构则是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金融资源过多流入非实体产业部门,偏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轨道,将对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因此,系统地研究产业结构变动、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将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变动与实体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增长的命脉。产业结构则是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金融资源过多流入非实体产业部门,偏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轨道,将对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因此,系统地研究产业结构变动、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将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变动与实体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首先,阐述了金融发展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变动作用于实体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其次,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剖析产业结构变动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间的中介效应,并通过门槛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分析不同产业结构水平下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变动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对溢出效应进行分解。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产业结构变动在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增长间发挥中介作用,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传导途径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推动效应。(2)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存在单一门槛值,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不同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3)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不利于本地实体经济的增长,但对其他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在地理邻接权重矩阵中,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交互项显著推动了本地实体经济的增长,阻碍了周边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中,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交互项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实体经济的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从市场、产品和监管全环节完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金融业发展。(2)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3)建立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变动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分析了STSS卫星载荷配置情况及工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满足探测器覆盖要求的卫星星间相位差的范围。并利用这一方法估算了STSS的星座规模。
目的对癌性腹水患者应用深部热疗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癌性腹水患者共35例进行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比,依次设定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
信息技术业是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同时也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性”的属性特征。在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由于某种潜在威胁随时会引发经营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一方面出现问题,而产生经营风险。然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具有阶段性特征,且经营危机的爆发并不是“一蹴而就”,诱发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发生风险的因子较多且较复杂。那么,如何采
低山丘陵地区施工一直是煤田地震勘探的难点,但通过仔细踏勘、精心设计、充分试验和认真施工能大大提高原始资料的品质。本文以我单位在河南登封部城煤矿的施工为例,简要介绍了
从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和地位不断增强,中国企业为了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全球化步伐,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实施跨国并购举措,但由于国内企业缺乏明确的投资主题以及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关于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作支撑,导致跨国并购的质量不尽人意。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为薄弱,且缺乏跨国并购的经验,跨国并购的成功案例更少。因此,研究和总结其他成功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宝贵经验,为其他民营企业提供跨国并
中国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风险多发等问题,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逐渐提高,以寿命与身体健康为承保对象的人身险发展迅速。但是保险行业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以万能险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安邦人寿公司,在资本市场举牌多家上市公司,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该类保险公司的经营者将保险公司作为其融资平台,偏离保险内在保障性功能,以万能险为融资渠道,在很短
上海数字内容产业长期以来,孕育了一种新兴产业推进机制,对数字内容产业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一般来说,该机制的推进过程是专家介绍背景,提出倡议,政府官员从宏观政策法规把关,企
人物简介于魁智,著名京剧老生演员。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指导,是中国其产党第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