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一个普遍问题。过去,人们普遍将其视为“城市病”的一种,在传统学科的研究方式下,“城中村”问题的各个侧面都被划分给相应领域的学者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将“城中村”的侧而分解得更加细碎,不断地对问题做剖面和投影,甚至使问题背离了其本质。本文认为,“城中村”是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的复杂适应系统,它更类似于“混沌边缘”,只有在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城中村”问题,才有可能在“城中村”认识上有所突破,进而指导实践。本文以下从四个方面展开“城中村”发展的系统分析。第一,从动态的角度梳理“城中村”发展的阶段与路径,并结合从北京市“城中村”发展实际及前人的研究,从一般路径、主流路径、就地高级化和特殊路径等四类路径对典型的“城中村”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从调研数据和文献研究出发,对现阶段北京市“城中村”的数量与规模、空间分布、产业与就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应对“城中村”形成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系统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式。“城中村”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目标侵蚀”、“公地悲剧”、“竞争升级”、“增长极限”、“负担转嫁”等“系统基模”所反映的系统常见症结,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必须认识到“城中村”是一个复杂系统,且存在“反应迟缓的调节回路”,因而切忌“饮鸩止渴”。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城中村”,可以考虑诱导其利用“富者愈富”的系统发展模式突破瓦片经济瓶颈。第二,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城中村”系统进行解析。首先是从复杂性的来源和隐喻的角度对“城中村”系统进行分析;接着从霍兰提出的“主体”和围绕该概念的“聚集”、“标识”、“流”、“非线性”、“多样性”、“内部模型”、“积木块”等七个概念出发,解析“城中村”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机制;最后,根据“刺激-反应”模型,回声模型和积木块的思想,提出为“城中村”形成与发展过程建模的两条思路。第三,根据积木块的思想,将北京市城市发展系统下的“城中村”系统解构为“城市规划”、“流动人口”、“村庄发展”和“政府治理”四个积木块(子系统)。并逐一对这些模块在“城中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模式、机制进行历史回顾、解释,并反省其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建立“城中村”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应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结论是1.若短期内大规模拆除城中村且无廉租房建设,一定时期内将很难实现城市廉租住房的供需平衡;2.城市功能扩展区城中村的快速拆除,将使“城中村”快速向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蔓延;3.政府廉租房能够逐步取代现有“城中村”,并遏制新的“城中村”形成及其向外蔓延的趋势;4.在政府提供廉租住房的条件下,无论直接清除已有的成熟“城中村”,还是通过规划手段控制农村发展为潜在“城中村”和成熟城中村,均能起到控制“城中村”数量,并抑制其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扩散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