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几年,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发展迅速,但滴灌施肥多凭经验进行,如肥料配比、用量分配等不合理,影响了滴灌棉花的施肥效益。本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合盆栽试验,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及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和碱解扩散法、蒸馏法、比色法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磷肥的施用方法、利用率、施肥量以及氮磷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出可靠的施肥参数和科学的施肥技术,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发展迅速,但滴灌施肥多凭经验进行,如肥料配比、用量分配等不合理,影响了滴灌棉花的施肥效益。本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合盆栽试验,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及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和碱解扩散法、蒸馏法、比色法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磷肥的施用方法、利用率、施肥量以及氮磷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出可靠的施肥参数和科学的施肥技术,指导农业生产。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随水滴施其移动及分布主要受水分运移的影响,滴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通过对新疆农垦科学院开发研究的棉花滴灌专用肥与现行的常用肥进行比较,得出微滴灌专用肥(1)使棉花果枝数增加,滴施微滴灌专用肥比滴灌常规施肥增加0.45台果枝/株,打顶后实际保留果枝台数高出0.63台/株;保蕾效果较好,并且盛蕾期较长,确保打顶前的花蕾数量;增加叶面积系数及单株叶片数;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生物学产量的形成和最终提高产量;显著增加棉株的干重,地上部分增加8.74克/株,同时地下部
本文通过对北疆农区自然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由于北疆各地区光热资源分布差异大,为使各农区依据本地光热自然条件科学合理进行麦田套种玉米生产,减少盲目性带来的损失,达到麦田套种玉米粮食生产一年两熟及高产、高效的栽培生产的目的,切实提高北疆农区土地光热资源利用率。我们进行了套种玉米生态区划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结论如下: 1.根据北疆农区所具有的光热条件能否满足麦田套种玉米的程度将北疆农区麦田套种
本项试验于200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河北省张家口塞北管理区,沽源),对种植3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无芒雀麦、监茎冰草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生长第三年从春季到秋季,0-10cm,10-20cm,20-30cm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层中,土壤容重平均降低9.29%,8.64%,6.38%。从7月开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壤含水率明
本文选择近15年来(1990-2004)河北省审定的适合冀中南麦区高水肥地种植的高产冬小麦品种,通过对这些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特征特性的变化趋势,其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小麦单产平均每年提高8.88 Kg/667m~2,小麦千粒重逐渐增高,第二个5年(1995-1999)比第一个5年(1990-1994)审定的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平均提高0.8g。第三个5
本文结合宁夏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旱育稀植适宜育秧方式、旱育稀植适宜栽培密度、施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播期、播量是影响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主要因子,培育壮秧要早育稀播,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关键。预测水稻单产650kg/666.7m~2以上(概率保证95%以上)的农艺措施之一为:4月1日至4月10日播种,秧田播量在50-160g/m~2之间。 2.手插秧秧田的
本文以特种油料作物蓖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宁夏特有的生态条件,通过田间试验,观察测定及调查分析,对引进的18个蓖麻品种进行了“宁夏灌区蓖麻适种性研究”。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1、宁夏光热资源充足,灌区各县、市5~9月份≥10℃的积温都在蓖麻适宜生长的积温范围内,宁夏山川的气候条件能满足蓖麻的种植。 2、选择关联度在0.7以上的品种为宁夏灌区适宜品种,它们分别是晋蓖2号、淄蓖2号、淄蓖5号、
小麦套种玉米是宁夏引黄灌区充分有效利用光、热、水等资源,使小麦套种玉米中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提高全年粮食产量的主要栽培模式。针对目前生产上小麦套种玉米出现的亩收获穗下降、空杆率上升,果穗秃尖增加、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以及品质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大穗型玉米品种沈单16号和登海3号为试验材料,分三种种植密度(40500株/hm~2、46500株/hm~2和52500株/hm~2)和三种施肥水平(315
淡灰钙土是宁夏重点开发利用的耕地资源。针对新垦淡灰钙土土壤养分贫乏及玉米产量低的实际问题,采取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新垦淡灰钙土4年的玉米施磷效应及玉米不同施肥处理的增产培肥效应。试验取得的主要结果: 1、新垦淡灰钙土施用磷肥不但当季玉米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连续3年磷肥残效也十分显著,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后效也增大。同时,增施磷肥可迅速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每公顷施P205138.0、207.
如何更好地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剖析一个机械化耕作新技术项目的研究、推广全过程,以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对1975年至1993年间,虚实并存(间隔)耕作在黑龙江黑土区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全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收集了这期间的大量研究报告、论文、科技档案,包括开题论证、批准立项书、实施方案、田间记录,直至验收、鉴定、获奖全部资料,甚至科研日志、照片、实物等也进行了收集。
作为重要药用资源,甘草在西部生态中担负着重要作用,随着野生甘草资源储量的急剧减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国家已颁布实施数项法令、法规,严禁采挖滥挖野生甘草,实施对野生甘草的管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但是近年来市场对甘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甘草人工栽培的推广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论文阐述了发展甘草产业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在新疆兵团农三师发展甘草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