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年来,气候变化正在逐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北京、广州和深圳作为我国的重要城市,历来都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引者和目光的聚焦地,对于碳减排的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本文以这些城市为案例,核算了我国典型大城市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探讨了它们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比较了三座城市碳排放特点和驱动因素的差异,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低碳减排的一些意见。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采用了IPCC清单核算法,分别从三大产业、轻重工业及八大工业分行业角度构建碳排放核算框架,对北京、广州和深圳三市近十年来的能源消耗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北京、广州和深圳三市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曲线均呈现出类似倒“U”或者倒“W”的形状;此外,北京的能源消耗在增加,深圳的能源消耗在下降,而广州的能源消耗是先增长后下降,三市的能源消耗密度均在下降,重工业或者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其中,北京市三大产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从2005年的9500万吨上升至2010年的10500万吨,再下降至2015年的9000万吨,其变化趋势类似于倒“W”形状;广州市的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从2004年的4100万吨,上升至2006年的5200万吨,再下降至2016年的2700万吨,其变化趋势像倒“U”形状;深圳市的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从2009年的2000万吨,上升至2010年的2200万吨,再下降至2016年的1300万吨,其变化趋势也呈倒“U”形状。然后,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对北京、广州和深圳三市相应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北京、广州和深圳三大城市能源消耗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北京、广州和深圳三市能源消耗碳排放的最大减缓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只对北京市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产生了缩减影响,但对广州市和深圳市却产生了增加影响,这是由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要优于广州深圳两市。产业排放系数效应对北京、广州两市的碳排放造成了缩减影响,对深圳市却造成了增加影响,这是由于北京、广州两市的能源结构要优于深圳市。从分行业看,重工业、第二产业、水电热生产和供应业是我国典型城市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素。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建设低碳产业经济、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