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它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拓宽就业渠道,优化所有制结构,进行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内部审计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仍是亦喜亦忧的。喜的是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令人担忧的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迫在眉睫。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首先阐明了民营企业的概念及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民营企业部分与内部审计有关的特性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介绍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首先提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与民营企业特性的结合。其次论述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产生的动因、目标、职能及机构设置的原则和依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的主动需求。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组织增加价值、改善经营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职能包括监督、评价、控制、明晰产权和咨询。民营企业应当在遵循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与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
第四部分分析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认识上,有些民营企业认为内部审计没有必要;在职能定位上,民营企业仿照国有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在“监督主导”上;在制度建设上,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来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都不够健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实现高效运作还没有制度保障;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方法落后,审计领域狭隘。
第五部分在前面理论介绍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相关建议。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首先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并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在“服务主导”上。同时,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出发,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其次,针对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再次,从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一支业务水平过硬、职业道德素质高的审计队伍,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新审计方法。积极拓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