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MIR393家族及其靶基因在叶发育中的功能初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u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croRNAs(简称miRNA)是一类内源的长约20~24碱基的RNA分子,它们通过mRNA降解和翻译抑制等方式,特异地对靶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叶发育是叶原基细胞有序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miRNA通过靶基因的抑制作用,影响其表达水平和空间分布,参与叶发育过程的基因调控。   拟南芥miR393由2个基因座MIR393a和MIR393b编码,其靶基因是生长素受体TIR1(TRANSPORT INHIBITOR RESPONSE PROTEIN1)和三个F-box家族成员AFB1(AUXIN SIGNALING F BOX PROTEIN1)、AFB2和AFB3。本研究开展了拟南芥叶发育中MIR393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并通过对miR393功能突变的转基因植株叶表型的观察,以期阐明miR393在叶发育中的功能。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叶发育过程MIR393基因家族表达模式研究   对启动子报告株系pMIR393a:GUS和pMIR393b:GUS的幼苗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两者表达位置基本相同,但MIR393b启动子活性高于MIR393a。MIR393a和b主要在子叶叶脉,茎尖分生组织和下胚轴表达,在莲座叶的叶脉和气孔中也检测到较强的GUS信号。在幼嫩新生叶的最远端叶脉汇集处观察到GUS信号的局部高表达,但叶生长1周后,局部强信号逐渐消失。   利用定量RT-PCR检测叶发育过程中miR393,MIR393前体和靶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老叶(第一、二对真叶)中miR393的水平显著高于新生叶(第三、四对真叶),且与前体表达水平的变化一致,暗示MIR393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叶发育过程miR393积累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同一片叶子的近端和远端区域miR393水平无显著差异。miR393水平与靶基因TIR1和AFB3的转录本水平无明显的负相关性。   2.用于miR393功能研究的转基因材料的构建   通过定点突变TIR1基因中miR393结合位点,构建了pTIR1:mTIR1载体,转化野生型Co和tir1-1拟南芥,获得了转基因纯合株系。利用模拟靶基因抑制miRNA作用的策略,构建了35S:MIM393,获得了转基因纯系。靶基因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中TIR1和AFB3的转录本水平上调。为研究MIR393a和MIR393b功能的差异性,获得特异性抑制MIR393a或MIR393b功能的突变体材料,构建了35S:anti393a和35S:anti393b载体,获得了转基因纯合株系。经筛选获得纯合的T-DNA插入的mir393a突变体(SALK104430),经定量RT-PCR检测,MIR393a前体水平下降。为精确观察miR393积累位点及其与靶基因时空表达模式的相关性,构建了35S:393 Sensor和35S:393 muSensor载体,以期利用差异GFP信号的位点指示miRNA表达的位点。这些材料的获得将为进一步研究miR393的功能,及MIR393a和MIR393b功能的差异性奠定基础。   3.拟南芥miR393在叶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对miR393功能抑制的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叶表型的观察,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35S:cTIR1,35S:mTIR1和pTIR1:mTIR1植株的叶表型发生了明显变化,植株呈现叶边缘下卷和叶柄上翘的现象,其35S:mTIR1和pTIR1:mTIR1叶卷曲和上翘程度较强,35S:TIR1次之,35S:MIM393的表型则更温和。   对土壤培养28天的拟南芥进行叶表型的数据统计,包括莲座叶数目(Rosetteleaves)、叶长宽比(length/width)和叶片的偏上性(Leaf epinasty)。结果表明莲座叶数目与TIR1基因表达水平有相关性,在突变体tir1-1中莲座叶显著变少,而35S:cTIR1和35S:mTIR1以及pTIR1:mTIR1显著变多。此外,35S:mTIR1及pTIR1:mTIR1植株叶偏上性值有显著升高。   此外,还检测了不同转基因突变体中生长素相关基因和叶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生长素早期响应因子GH3.3与TIR1的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miR393介导的对TIR1的调控是通过植物生长素信号通路在拟南芥叶的生长和发育中起重要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作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典型代表,是一类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持久性环境有机污染物。能通过空气、水-、食物等多种途径侵入人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明.本研究探讨了磷脂转运蛋白基因缺陷(PLTP-/-)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会议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在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常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陆地棉基因组(AADD)测序结果为基础,结合亚洲棉、雷蒙德氏棉、拟
DNA和RNA碱基电子激发态由于在核酸UV光损伤中的重要地位,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研究小组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激发态有时会衰变成有害的光化学产物,进而会造成诸如突变和阻碍DNA正
  目的 研究肾胺酶在长期高脂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ApoE
会议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visfatin)、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冠心病临床分
会议
ε-已内酯(ε-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聚合物单体,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原料、生产工艺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环已酮Baeyer-Villiger氧化法是生产已内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工业上生产ε-已内酯的主要方法。由于工业上所用的过氧酸氧化剂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且副产羧酸等特点,而采用低浓度H202、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或者环已基过氧化氢(CHHP)为氧化剂,具有氧原子利用率高、经济
学位
  目的 根据中医方证相应理论研究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大鼠颈动脉针控线拴法、维生素D3注射结合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及动脉粥
会议
  背景 高血压存在血压波动性(BPV)增高,并能够导致血管栓塞性靶器官损害,血小板活化是高血压形成血管栓塞的重要因素;去窦弓神经(SAD)大鼠为血压波动性增高动物模型。目的
会议
衰老是生物体维持分子、细胞或个体水平生理完整性能力的逐步丧失,表现为细胞或生物体对各种压力和疾病的抗性逐步下降的生物学过程。衰老几乎发生于每个物种中,人类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