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浸采铀技术与传统铀矿开采相比,减少了地面污染的尾矿坝和废石场,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但对环境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性,其中地浸采铀过程中氡气析出所致的辐射影响不可忽视,给铀矿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带来潜在的辐射风险,照射途径为空气吸入内照射,形成长期的放射性危害。因此,研究地浸铀矿氡的析出特征,并分析所致的辐射剂量程度,为地浸铀矿氡析出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环境、人员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疆某地浸铀矿为研究对象,对地浸铀矿进行环境空气中氡浓度、氡析出率调查和监测,掌握氡的析出特征,并采用UAIR-FINE软件模拟得到了集液池、蒸发池所致周围20km范围内各子区的氡浓度贡献值分布、公众个人剂量分布、公众集体剂量以及5km范围内的公众个人剂量等值线,分析氡析出对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氡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值均在有关标准约束值以下,水冶车间二楼氡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楼层,最高达438Bq/m3,主要是吸附塔内液体在二楼的流量和含铀溶液均最多,容易导致氡气析出;集液池是地浸铀矿山氡气析出的主要污染源项,并且温度升高会促进浸出液表面氡的析出;通过偏安全估算,地浸铀矿山氡析出量远小于传统铀矿山。(2)估算水冶车间工作人员的最大个人辐射剂量为2.01mSv/a,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对工作人员影响不大。(3)氡浓度及剂量分布结果表明,同一个方位下,随着距离的增加,氡浓度贡献值逐渐减小,且在5km内,浓度下降梯度较大;受风频影响,公众剂量等值线在西方向、西北方向比较分散,下降梯度较小;集液池、蒸发池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距离较近的居民点位于上风向,并且下风向的居民点均位于10km以外,铀矿合理的地理规划布局减轻了污染源项对公众的影响。所致氡浓度贡献值、公众个人剂量最大值均出现在集液池的W方位,而所致关键居民点的公众个人剂量最大值位于集液池的E方位、2km~3km的子区,位于A村,为0.00171mSv/a;所致周围20km范围内的公众集体剂量为4.55×10-3人·Sv/a,均低于各项标准限值,对公众影响较小,符合辐射防护要求。(4)针对地浸铀矿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氡析出辐射防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