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评价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我院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资料,筛选出其中资料完整的385例患者。将所有乳腺癌患者按照2011St Gallen Consensus分为luminalA[ER(+)和(或)PR(+),Ki67index<14%],luminalB[ER(+)和(或)PR(+),Ki67index>14%或Her(+)], Her-2/neu[ER(-)和PR(-),Her2(+)],basal-like[ER(-),PR(-)以及Her-2(-)]四组。比较四组的临床病理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的分化情况、淋巴结状态、肿瘤分期等。统计学方法采用非参数检验,取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临床病理学因素的比较应用非参数检验。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两两比较,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乳腺癌患者中,1uminalB型最多,181例,占总数的47.01%;luminalA型其次,126例,占总数的32.73%;Her-2/neu型最少22例,占总数的5.71%;Basal-like型56例,占总数的14.55%。发病年龄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uminalA型分化主要为中分化,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在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浸润性小叶癌与混合癌几乎全部出现在luminal型中。结论乳腺癌的此种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资料有一定关系。但从统计学角度看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只在肿瘤分化程度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且仅限于Luminal A与其他各型。所以分子分型不能离开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独立反应肿瘤的特征。鉴于分子分型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对独立性,分子分型不能代替传统的临床病理参数描述肿瘤本身的特征。第二部分目的评价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我院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组化。将病历完整的385例患者列入研究。截止2012-12-31通过电话、门诊、病历随访获得患者的预后信息(其中包括良好、死亡、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对侧乳腺癌)。将所有乳腺癌患者按照2011St Gallen Consensus分为luminalA[ER(+)和(或)PR(+),Ki67index<14%],luminalB[ER(+)和(或)PR(+),Ki67index>14%或Her(+)], Her-2/neu[ER(-)和PR(一),Her2(+)],basal-like[ER(-),PR(-)以及Her-2(-)]四组。同时将患者按照NCCN,TNM分期分为Ⅰ,Ⅱ,Ⅲ,Ⅳ四组。比较患者的总生存、无病生存等。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两两比较,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B型最多,181例,占总数的47.01%; luminalA型其次,126例,占总数的32.73%;Her-2/neu型最少22例,占总数的5.71%;Basal-like型56例,占总数的14.55%。乳腺癌的分期对临床预后(DFS、OS)有独立的影响(P<0.001,P=0.001)。分型总体来看对临床预后(DFS、OS)没有独立的影响(P=0.417,P=0.193)。但是在两两比较中发现,Luminal A型预后好于Basal-like (P=0.049)和Her-2/neu (P=0.040)。在basal-like中不同分期患者预后没有差异(P=0.130)。同一分型或同一分期中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行辅助治疗的所有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相似的预后(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不行辅助治疗的患者在不同的乳腺癌分期和分型中差异很大。结论乳腺癌的分期对临床预后有独立的影响,分子分型不是独立预测预后的体系,但对于特殊类型的basal-like也要重视分子分型影响。分子分型不能独立预测预后,但由于ER、PR、her-2以及Ki-67与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因此分子分型对于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