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北京谱仪(BES-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获取的(14.00±0.56)×106ψ(2S)事例样本以及质心系能量在3.65GeV、积分亮度L为(6.42±0.24)pb-1的连续区(continuum)数据样本,在考虑连续区贡献的情况下,对ψ(2S)到重子、反重子(包括p(?),Λ(?),Σ0(?)0,Ξ-(?)+)的衰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重新测量了各个过程的分支比,确定其值分别为(3.31±0.09±0.23)×10-4,(3.39±0.20±0.32)×10-4,(2.35±0.36±0.32)×10-4,和(3.00±0.42±0.31)×10-4,并与以前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文中所研究的衰变道的分支比较2004年粒子数据表中给出的值都有明显的增大,这与CLEO合作组在2005年给出的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 本文中描述的对ψ(2S)→p(?),Λ(?),Σ0(?)0,Ξ-(?)+的测量基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ψ(2S)样本,有效降低了上述衰变过程分支比的统计误差。 结合2004年粒子数据表中J/ψ衰变的数据,对微扰QCD预言的“12%规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由本次测量确定的四个衰变道的分支比与J/ψ衰变的分支比之比在两倍误差范围内满足“12%规则”。 论文测量了ψ(2S)→p(?)衰变道的角分布参数α,并利用J/ψ→p(?)过程的高统计量对其Monte Carlo确定的探测效率加以修正,最终确定ψ(2S)→p(?)衰变道的角分布参数α=0.82±0.17±0.04,这一结果满足了强子螺旋度守恒规则的预言,并与以前的理论预期值相吻合。 本文还对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误差的来源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给出了带电径迹的重建效率、带电径迹的识别、光子的探测效率、运动学拟合、次级顶点寻找、本底道的污染、Λ衰变长度、顶点室触发效率和ψ(2S)的样本总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分支比测量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