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压花艺术开始在我国发展,但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压花艺术实践课程本身所涵盖的价值也未得到有力的开发利用。虽然这些年高校相继开设压花艺术课程,但也是园林院校居多。在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部分学校与压花俱乐部合作,将压花艺术带入中小学课堂,丰富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但是其它地方的中小学却很少开设此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压花艺术实践课程融入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之中,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等的共同努力。压花艺术实践课程是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教学领域的有力融合,并涉及到植物学、花卉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将其开设到中小学美术课程中是培养学生美育能力的又一有力途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压花艺术这门新的实践课程,增加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新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这门课程对学生耐心、动手能力、设计欣赏水平的影响,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在课程学习中激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对自然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部分是对选题依据中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的阐述和对压花艺术的理论概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查找分析,为后续的论文研究提供支撑;第三、四、五部分是本篇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在教学实验中的实践和调查,探究总结得出压花艺术实践课程的作用及其实施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最后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概括以及对压花艺术实践课程前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