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肺受累及的164例病例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总结其临床特点,为临床上血流感染所致的血源性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5年来经血培养及胸部CT确诊的164例血流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原学资料及治疗和预后,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64例中男性116例,女48例,男女比例为2.4:1,年龄18-88岁,平均年龄为51±17岁,43.9%为医院获得性,56.1%为社区获得性。1、基础病:89%患者存在基础疾病,主要有血液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例,脑血管意外,66%存在发生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如有创操作、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2、临床表现:98.8%患者有发热,且以高热为主,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以咳嗽、咳痰为主。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108例(65.9%),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109例。4、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共培养出病原菌174株,其中G+菌73株(42%),G-菌81株(46.5%),真菌20株(11.5%),社区获得性中G+菌25.0%,G-菌21.9%,真菌7.9%,以G+菌比例高,医院获得性G+菌17.1%,G-菌24.4%,真菌3.6%,以G-菌比例高。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属。G-菌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加酶复合剂及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67.8%-100%)。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整体敏感性差,仅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5、肺部影像学表现:可表现为两肺结节状、团块状、斑片状和条索状阴影,常伴有空洞形成,胸腔积液。G+菌肺部CT表现为两肺多发团片状、结节状高密度影,内可见薄壁空洞,周边较光滑,伴有斑片状影;G-菌感染引起的表现主要为多发结节,边界清楚、光滑,伴有大斑片状阴影,胸腔积液形成。真菌性血流感染引起的肺部CT表现为两肺外带或胸膜下多发结节,边界不清,边缘毛糙可见“晕轮征”,内可见坏死空洞形成,常伴有肺间质损害,呈磨玻璃影改变。6、治疗及预后:所有患者均予抗感染治疗,治疗好转127例(77.4%),治疗效果欠佳37例,占22.6%。89.5%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合并基础疾病,42.1%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年龄≥60岁、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均为血流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1.血流感染肺部受累及患者血培养出G-菌比例较G+菌比例稍高,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以G+菌比例高,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以G-菌感染比例高;不同致病菌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2、其预后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状态及感染的病原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