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票号的兴衰看山西创业金融制度的创新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金融是建立在以潜在收入流量为评估基础上的金融制度安排,它摒弃了传统商业金融和现代金融的低风险、高流动性和稳定收益的“三角定律”,进而以可控风险下的高收益回报为理念展开金融活动。世界金融创新理论流派繁多,威廉·L·斯尔帕的技术推进金融创新理论、戴维斯、诺斯、沃利斯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金融创新理论、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等说明创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时空各种因素的所起作用有一定的差异。金融创新的重点更强调创业金融制度的创新。 晋商文化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体系,曾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造就了山西金融的历史奇迹。山西票号在金融业务运作中,创造了“标期”信用制度、转账结算、票据贴现、货币交易市场、银行密押;山西票号金融企业管理制度创造性的延用了晋商创造的两权分离制度、人力资本股份制度、资本充足率制度、防范金融风险的风险基金制度;他们自发地创造了同业行会,而且发展到能够管理、监督、约束以及仲裁同行纠纷的组织,有类似“银行的银行”和管理金融行政的职能,可以说是中国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雏形;山西票号后期金融制度的僵化,金融运作的财东和经理思想顽固、墨守陈规、瞻前顾后、四失机遇、天演淘汰。充分汲取和借鉴山西票号所蕴涵的创新精神,转换山西金融制度创新经营理念,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现山西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对二十一世纪山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山西经济总体发展良好,山西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空前的,但是在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过程中,诸多的制约机制阻碍了山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山西创业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探究深层次的问题是金融发展的相对滞后,特别是创业金融创新力度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山西创业企业发展、山西经济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政府缺乏高度重视、创业金融机构创新匮乏、创业金融业务创新不足、创业金融产品创新匮乏、创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创业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创业金融法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存在问题。 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金融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深刻探寻山西票号兴衰及其金融创新精神的实质,必然会为今天中国的金融创新,尤其是山西创业金融创新之路以新的启迪。笔者在对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后,提出山西省应该增强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创业金融运作机制;顺应经济发展,创新创业金融机构;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综合运作创业金融业务;降低创业金融业务风险,开发金融产品;支持创业企业发展,创新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推动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完善创业金融体系;完善创业金融体系的法律建设,为创业企业扶危解困。
其他文献
为使我国经济保持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人民币汇率升值性调整势在必行,且具有长期趋势。解决人民币汇率升值性调整这一复杂的现实问题依赖于用清晰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