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而中小学编程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编程教学内容的Scratch课程自2015年被纳入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以来,就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学科教研人员、学科教师关注的焦点,它和传统编程软件无论从编写方式、应用场景到学习目标都是不同的,Scratch界面友好,允许学生像搭积木一样通过拖拽的方式编写程序,让编程变得简单,让我们更加聚焦其育人价值,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能,搭建了平台,可实现从技能训练到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的转变。然而,随着课程的实施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Scratch课程的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变得更为容易,而创新能力培养在Scratch课程的落实中并非易事。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传统编程教学的基础上,革新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构造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cratch课程教学模式,并以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对该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一,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中小学Scratch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分析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Scratch课程创教学模式对于当下编程教学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剖析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对中小学Scratch课程进行梳理,找出能够支撑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为构建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第二,在对D市G区中小学Scratch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cratch课程“两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并具体描述、解释了该教学模式。第三,通过教学实验对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cratch课程“两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充分证明了新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