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服装舒适性重要部分,而服装压的测量是客观评价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依据,因此服装压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测量系统实现有机结合,新的测试仪器突破了传统仪器的概念,测试仪器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虚拟仪器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论文中探讨如何将虚拟仪器运用到服装压测量中,并开发构建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服装压测量系统,系统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平台由压力传感器、放大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卡以及计算机等部件组成。传感器选用美国Tekscan公司开发的FlexiforceA201型压力传感器,它适于测试柔性接触面小的压力,其作用是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放大器采用Tecscan公司推荐的电路图,其作用是将传感器输出阻抗转化为输出电压,利于信号的采集。信号调理器采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National Instrument)SCXI系列的信号调理器,其作用是过滤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数据采集卡采用NI公司低成本的E系列数据采集卡PCI-6024E,其作用是实现数据的采集,将外部的模拟信号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号。硬件平台搭建好后,对传感器进行了静态标定,包括传感器适应、重复性、建立传感器输入负载与输出电压的线性关系和迟滞性检验等,为后续数据采集做准备。运用NI公司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的底层Ⅵ—DAQmx编写了服装压测量系统的程序。程序主要包括5个模块:控制与定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显示与分析处理模块和错误处理模块。介绍了每个模块的具体程序和运行原理,并提供了服装压测量系统的操作说明。评价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服装压测量系统的测试性能,主要评价了测量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精密度的评价是采用R&R法(Repeatability重复性和Reproducibility再现性评定方法),通过一种束裤用弹力面料20个相同试样的“服装压”测试结果,计算得到(R&R)%值=19.93%,根据R&R的评价准则,发现基于LabVIEW服装压测量系统的精密度良好。作为对比,用同样的方法评价了应用广泛的AMI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的精密度,其(R&R)%值=19.21%,略小于基于LabVIEW服装压测量系统的R&R值,表明基于LabVIEW服装压测量系统的精密度略低于气囊式服装压测量系统的精密度,但相差并不大。另外,由20个相同试样的服装压测试结果,计算了两种测量系统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CV值,比较其测试结果的离散程度。基于LabVIEW服装压测量系统的CV=5.9%,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的CV=3.9%,表明前者稳定性稍差于后者的稳定性,但是两者差异不大。准确度的评价分为两步:第一,以AMI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为基准调整基于LabVIEW服装压测量系统的程序。具体步骤是分别用这两种测量系统对其他4种束裤用面料在不同伸长率(10%、20%、30%、40%和50%)下试样的“服装压”进行测试,对其测试结果用SPSS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出两种测量系统测试结果的拟合关系式Y=1.171x3-4.336x2+6.315x-0.177,其中Y代表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测试的服装压(kPa),x代表基于LabVIEW服装压测量系统测试的服装压(kPa)。拟合的R2=0.939,说明拟合效果显著。第二,根据拟合关系式调整基于LabVIEW服装压测量系统的程序。用调整后的服装压测量系统重新测量4种束裤用面料在不同伸长率(10%、20%、30%、40%和50%)下试样的“服装压”,并对其测试结果与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得出调整程序后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与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无显著差异。另外,计算了调整程序后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与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测试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得出其相对误差范围是2%-27%,误差不是很大,基本满足数据采集准确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