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能量供给和蛋白质摄入对体重增长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和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生后早期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干预情况以及能量供给和蛋白质摄入与体重增长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ELBWI/VLBWI资料。分别按出生体重、出生胎龄以及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分别分为ELBWI组和VLBWI组、<28w组与≥28w组、<15g/(kg d)组和≥15g/(kg d)组,比较各分组间早产ELBWI/VLBWI体重情况,分析能量供给和蛋白质摄入与体重增长水平的关系。结果①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ELBWI/VLBWI共265例,其中ELBWI组39例,VLBWI组226例。ELBWI组平均住院时间、使用静脉营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长于VLBWI组[分别为(76±27)天vs(52±24)天,P=0.00;(68±28)天vs(46±18)天,P=0.00;(48±31)天vs(32±18)天,P=0.00];ELBWI组体重增长速率[g/(kg d)]高于VLBWI组[(17±7)vs(12±5),P=0.00];两组体重下降最大比例、增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开始增加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足量喂养时间、开奶时间、出院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BWI组生后3天能量供给高于VLBWI组[(43±19)kcal/(kg d)vs(37±9)kcal/(kg d),P=0.00];两组生后第1~4周、住院期间能量供给以及生后3天、第1~4周、住院期间蛋白质摄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BWI组生后3天能量供给累计缺失量和平均每天缺失量均低于VLBWI组[分别为(201±56)kcal(/kg d)vs(220±27)kcal(/kg d),P=0.01;(67±19)kcal/(kg d)vs(73±9)kcal/(kg d),P=0.00];两组生后第1~4周、住院期间能量供给累计缺失量和平均每天缺失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BWI组生后3天、第1~4周、住院期间蛋白质摄入累计缺失量和平均每天缺失量均高于VLBWI组[分别为(10±2)g/kg vs(8±1)g/kg,P=0.00;(17±5)g/kg vs(12±5)g/kg,P=0.00;(24±12)g/kg vs(14±13)g/kg,P=0.00;(31±20)g/kg vs(17±20)g/kg,P=0.00;(40±26)g/kg vs(22±26)g/kg,P=0.00;(128±77)g/kg vs(57±49)g/kg,P=0.00;(3.2±0.8)g/(kg d)vs(2.7±0.5)g/(kg d),P=0.00;(2.4±0.8)g/(kg d)vs(1.7±0.7)g/(kg d),P=0.00;(1.7±0.9)g/(kg d)vs(1.0±0.9)g/(kg d),P=0.00;(1.5±0.9)g/(kg d)vs(0.8±1.0)g/(kg d),P=0.00;(1.4±0.9)g/(kg d)vs(0.8±0.9)g/(kg d),P=0.00;(1.7±0.7)g/(kg d)vs(1.1±0.8)g/(kg d),P=0.00)。出生胎龄、生后第1周平均每天能量供给量与出院体重成正相关(分别为β=0.25,P=0.00和β=0.15,P=0.02)。②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ELBWI/VLBWI共265例,其中出生胎龄<28w组25例,出生胎龄≥28w组240例。<28w组平均住院时间、使用静脉营养时间、足量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长于≥28w组[分别为(88±44)天vs(52±20)天,P=0.00;(71±28)天vs(47±19)天,P=0.00;(77±23)天vs(49±17)天,P=0.00;(69±20)天vs(32±19)天,P=0.00];两组体重下降最大比较、体重增长速率、增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开始增加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奶时间、出院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后3天、第4周能量供给以及生后3天蛋白质摄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w组生后第1~3周、住院期间平均每天能量供给均低于≥28w组,[(50±2)kcal/(kg d)vs(57±1)kcal/(kg d),P=0.04;(67±4)kcal/(kg d)vs(77±1)kcal/(kg d),P=0.02;(74±4)kcal/(kg d)vs(86±2)kcal/(kg d),P=0.02;(73±24)kcal/(kg d)vs(87±33)kcal/(kg d),P=0.01];<28w组生后第1~4周、住院期间平均每天蛋白质摄入均低于≥28w组[(1.4±0.1)g/(kg d)vs(1.8±0.0)g/(kg d),P=0.01;(2.0±0.1)g/(kg d)vs(2.5±0.1)g/(kg d),P=0.00;(2.2±0.1)g/(kg d)vs(2.7±0.1)g/(kg d),P=0.01;(2.3±0.1)g/(kg d)vs(2.7±0.1)g/(kg d),P=0.03;(2.1±0.5)g/(kg d)vs(2.4±0.8)g/(kg d),P=0.05]。两组生后3天、第4周能量供给累计缺失量和平均每天缺失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w组生后第1~3周、住院期间能量供给累计缺失量和平均每天缺失量均高于≥28w组[分别为(417±16)kcal/(kg d)vs(373±7)kcal/(kg d),P=0.04;(604±53)kcal/(kg d)vs(462±19)kcal/(kg d),P=0.02;(748±93)kcal/(kg d)vs(487±35)kcal(/kg d),P=0.02;(3456±3051)kcal(/kg d)vs(1119±1783)kcal(/kg d),P=0.00;(60±11)kcal/(kg d)vs(53±15)kcal/(kg d),P=0.04;(43±19)kcal/(kg d)vs(33±21)kcal/(kg d),P=0.02;(36±22)kcal/(kg d)vs(23±25)kcal/(kg d),P=0.02;(37±24)kcal/(kg d)vs(23±33)kcal/(kg d),P=0.01];<28w组生后3天、第1~4周、住院期间蛋白质摄入累计缺失量和平均每天缺失量均高于≥28w组[分别为(9.4±0.3)g/kg vs(8.4±0.1)g/kg, P=0.00;(16.7±1.0)g/kg vs(12.4±0.3)g/kg,P=0.00;(24.8±2.0)g/kg vs(14.3±0.8)g/kg, P=0.00;(33.1±3.2)g/kg vs(17.5±1.4)g/kg, P=0.00;(40.6±4.4)g/kg vs(23.1±1.8)g/kg, P=0.00;(146.7±84.6)g/kg vs(58.9±49.7)g/kg, P=0.00;(3.1±0.6)g/(kg d) vs(2.8±0.5)g/(kg d), P=0.00;(2.4±0.7)g/(kg d) vs(1.8±0.7)g/(kg d), P=0.00;(1.8±0.7)g/(kg d) vs(1.0±0.9)g/(kg d), P=0.00;(1.6±0.7)g/(kg d) vs(0.8±1.0)g/(kg d), P=0.00;(1.4±0.8)g/(kg d) vs(0.8±1.0)g/(kg d), P=0.00;(1.6±0.6)g/(kg d) vs(1.1±0.8)g/(kg d), P=0.00)。③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ELBWI/VLBWI共265例,其中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15g/(kg d)组184例,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15g/(kg d)组81例。<15g/(kg d)组平均住院时间、使用静脉营养时间、足量喂养时间均短于≥15g/(kg d)组[分别为(52±26)天vs(62±25)天,P=0.01;(47±21)天vs(55±20)天,P=0.01;(48±20)天vs(60±19)天,P=0.01];<15g/(kg d)组体重增长速率[g/(kg d)]和出院体重均低于≥15g/(kg d)组[(10±5)vs(18±3),P=0.00;(2005±381)gvs(2223±474)g,P=0.00];两组体重下降最大比较、增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开始增加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开奶时间、EUGR例数及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后3天、第1~4周、住院期间能量供给以及蛋白质摄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后3天、第1~4周、住院期间能量供给累计缺失量和平均每天缺失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g(/kg d)组生后3天、第1~2周、住院期间蛋白质摄入累计缺失量和生后3天、第1~2周平均每天缺失量均高于≥15g/(kg d)组[分别为(9±2)g/kg vs(8±1)g/kg,P=0.01;(14±6)g/kg vs(12±5)g/kg,P=0.01;(18±13)g/kg vs(14±13)g/kg,P=0.03;(80±67)g/kgvs(62±55)g/kg,P=0.04;(2.9±0.7)g/(kg d) vs(2.8±0.5)g/(kg d),P=0.01;(2.0±0.8)g(/kg d)vs(1.8±0.7)g(/kg d),P=0.01;(1.3±0.9)g/(kg d) vs(1.0±0.9)g/(kg d),P=0.03);两组生后第3~4周蛋白质摄入累计缺失量和生后第3~4周、住院期间平均每天缺失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g/(kg d)组生后3天、第1~4周、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g/(kg d)]均低于≥15g/(kg d)组[分别为(-7±15)vs(2±29),P=0.01;(-6±10)vs(0±16),P=0.01;(2±6)vs(6±9),P=0.01;(6±4)vs(9±6),P=0.01;(9±4)vs(12±5),P=0.01;(10±5)vs(18±3),P=0.01]。出生体重与体重增长速率成负相关(β=-0.63,P=0.00),出生3天平均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与体重增长速率成正相关(β=0.36,P=0.01)。≥15g/(kg d)组共81例,出院时非EUGR组15例,EUGR组66例。非EUGR组生后3天、第1~2周能量供给和生后3天蛋白质摄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EUGR组生后第3~4周、住院期间能量供给和生后第3~4周、住院期间蛋白质摄入均高于EUGR组(P<0.05)。非EUGR组生后3天、第1~2周能量供给平均每天缺失量和生后3天蛋白质摄入平均每天缺失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EUGR组生后第3~4周、住院期间能量供给平均每天缺失量和生后第3~4周、住院期间蛋白质摄入平均每天缺失量均高于EUGR组(P<0.05)。非EUGR组,生后第1周平均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与出院体重增长速率成正相关(β=0.30,P=0.01)。结论早产ELBWI/VLBWI,特别是ELBWI、出生GA<28w以及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15g/(kg 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各阶段能量供给和蛋白质摄入均不足,住院期间生长迟缓的现象较突出。生后早期充足的能量供给和蛋白质摄入有利于体重增长。
其他文献
深海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特别是深海海洋平台和深海深潜器的发展,深海无人智能潜水器初步设计与优化是潜水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水器系统之复杂耦合
"第一书记"制度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项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将学术界现有的关于"第一书记"的研究划分为制度分析、实践现状分析、作用分析三方面,就此进行文献综述,并针对现有研究
<正> 一袁枚诗说以“性灵”称著。他标榜他的诗说“专主性灵”,并亟亟反对那种“夭阏性灵,塞断机括”的浅薄浮泛的诗论。他有句名言,道是:“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
媒介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影响极大。媒介对整个社会以及个人的意义非凡,尤其在WEB2.0时代的到来,信息时代的媒介的影响力更是明显,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目前,社
目的:观察分析雷火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疗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口服前列通瘀片治
<正>案例1某教师在执教"人音版"教科书小学五年级《田野在召唤》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对歌曲第一部分的音乐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图1),用不同的图形将两个声部的节奏进行标示,形成
体育拓展训练既是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现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执行能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在实际中深受体育拓展训练的影响。如何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