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从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两个角度研究债务期限结构,本文将管理层持股从公司治理中细分出来,单独作为解释变量研究,此外,本文还将制度环境(政府干预、金融服务水平、法律环境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不同制度环境背景下的企业其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在2010年,许多上市公司加快了股权激励改革步伐,采用业绩股票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和股票限制权等多种激励方式扩大了其股权激励的力度,所以,本文以2010-2014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部分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其次对本文的研究变量制度环境、管理层持股比例和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相关概念区别其他现有文章的定义之后,本文重新进行了界定,然后本文根据后续文章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和整篇文章的研究思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构建了本文内容框架图,最后,本文将现有相关文献和本文研究结论分析对比后,提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部分,这部分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对本文进行支撑。首先,本文分别叙述了支撑债务期限结构相关的代理成本、信号传递、期限匹配和税收理论等经典理论和支撑制度环境的制度经济学理论,然后文章从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管理层如何影响债务期限结构,不同制度环境背景下的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三方面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对上述国内外的文献综述进行综评。第三章主要描述了本文的研究变量制度环境、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的现有状况。本部分从国泰安、锐思数据库和王晓鲁、樊纲编制的《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一书中获取相关数据之后,用图表法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现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现状。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部分,首先结合前述现有相关文献及本文研究内容,提出了本文的五个研究假设,其次文章对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10~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剔除、筛选后得到了本文的研究样本,1509家上市公司,7545个样本观察值,再次本文建立了相关的八个实证研究模型,然后根据相关的实证模型分别对研究样本展开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实证分析,最后,本文的回归结果显示: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负向变动,制度环境下的政府干预程度与债务期限结构正向变动,金融服务水平和法制环境水平与债务期限结构负向变动,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好,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反向变动关系将更显著。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及建议部分。本部分根据上述的实证结果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债务筹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府层面应该优化制度环境,金融机构等应该完善债券市场,公司层面应该优化公司治理机制等建议,此外,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