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代白话语料《歧路灯》的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害中人称代词的形式和使用情沉,探讨了这些人称代词所表现出的地域特点,并通过与现代宝丰方言的人称代词系统的对比,揭示宝丰方言人称代词二百多年来的发展变化。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绪谕,主要介绍了《歧路灯》的语料价值、方言背景、研究现状及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二章具体考察《歧路灯》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本章从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歧路灯》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泛称代词以及代词词尾"们"和"家"作穷尽式描述,力图藉此勾勒出十八世纪宝丰方言人称代词的精确面貌。第三章从《歧路灯》看宝丰方言人称代词的时代特点和历时发展。本章先将《歧路灯》与《醒世姻缘傅》、《聊斋俚曲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这四部成害于清代中前期的具有不同方言色彩的白话语料中的三身代词进行共时层面的比较,然后通过《歧路灯》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宝丰方言中的人称代词进行历时比较。 通过共时层面的比较,发现和《歧路灯》同时期的几种不同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方言的人称代词已经发展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各人称代词之间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宝丰方言的人称代词相对来说,形式较为丰富,分工不够明确,经常出现多种形式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现象,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但是一些成员(如"俺"、"咱"、"您"、"自己"、"大家"、"人家"等)已经从功能或数量上显示出较强的优势。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遗种混乱的局面大为改观。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现代宝丰方言的人称代词系统更加简化了,除第三人称成员保持不燮外,第一人称从七个减至三个,第二人称从四个减为两个,反身代词和泛称代词的成员也都有所缩减。各人称代词的分工更为明确。人称代词系统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