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益阳市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主体功能区进行空间治理,是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旨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规范空间开发次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 市域主体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加强对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益阳市是湘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等水平,从经济发展阶段看,处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因此,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从空间上加以统筹。本文即以益阳市为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具体地区的应用。 文章首先界定了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相关概念,并在对国内外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结合新时期对主体功能区划的发展要求,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主体功能区划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体系。最后,结合益阳实际状况,在分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关系、空间形态格局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益阳市现有开发密度、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和SPSS统计软件,通过对各要素的空间分析,将益阳市分为四大主体功能区,并在分析各功能区的内部结构功能、外部支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各功能区的发展建议。
其他文献
当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与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建设用地紧缺与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低效益甚至闲置的现象同时存在。在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
近郊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和城镇有着紧密联系,城镇最初是通过从周边的山河获取生产生活资料和获得交通物流便利发展起来的,这些山河就是近郊风景名胜区的雏形。但是伴随着旅游业的
学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大兴安岭成矿区带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基地,保证矿产资源的稳定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耕地数据急剧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如何能解决土地资源的有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突出价值在于“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此价值理念和保护要求下,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或利用,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