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脑-肠对话生物学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客观证据;基于肠嗜铬细胞脑-肠对话新机制探讨《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药理学研究方法,慢性束缚和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的方法建立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模型。四逆散组连续42 d四逆散干预,代表“疏肝”治疗法则;六君子汤组连续42 d六君子汤干预,代表“健脾”治疗法则;柴芍六君子汤甲组连续42 d柴芍六君子汤干预,代表“疏肝健脾”治疗法则;柴芍六君子汤乙组前21 d四逆散干预,后21 d柴芍六君子汤干预,代表“当先治肝”治疗法则;柴芍六君子汤丙组前21d六君子汤干预,后21 d柴芍六君子汤干预,代表“当先实脾”治疗法则。模型组、正常组、双环醇组给予同等容量蒸馏水或药物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运用光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情况,检测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评价大鼠肝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胃泌素(GAS)含量以观察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观察不同干预方式上述指标的变化,寻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客观证据。以脑-肠关系为视角,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结肠中P物质(SP)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结肠组织中Ghrelin、VIP mRNA的表达以观察各组脑肠肽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结肠中肠嗜铬细胞(EC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基于脑-肠对话机制探讨《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部分生物学机制。结果1.从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分析结果来看,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大鼠在出现肝郁气滞、肝失疏泄等病理表现基础上,也出现了倦怠嗜卧、便溏等脾虚证候表现;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表现于ALT、AST、ALP、DBIL、TBIL、LDH升高,ALB、TP降低,表明大鼠的肝功能受到损害。胃肠激素GAS降低、DAO升高表示模型大鼠的胃肠运动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受到损害,证实“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客观存在性。2.柴芍六君子汤丙组采用“先健脾,后疏肝健脾”的干预方案,代表了“当先实脾”的治疗法则。“当先实脾”治法显著改善了大鼠的情绪、行为异常状态。从肝组织病理和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来看,“当先实脾”治法降低了 ALT、AST、ALP、DBIL、TBIL、LDH 水平、升高了 ALB、TP 水平,改善了大鼠的肝功能和肝组织损伤状态。从胃肠激素结果分析来看,“当先实脾”治法提高了 GAS含量、降低了 DAO含量,促进了大鼠的胃肠运动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其疗效优于其余各给药组。证实“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客观存在性。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与脑肠肽的调控作用相关。以脑肠肽为切入点,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结肠中P物质(SP)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结肠组织中Ghrelin、VIP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下丘脑组织Ghrelin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VI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大鼠结肠SP含量表达升高而血清SP含量降低。柴芍六君子汤丙组代表的“当先实脾”可调节脑肠肽Ghrelin、VIP、SP的异常表达,表明柴芍六君子汤丙组代表的“当先实脾”对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与调节脑肠肽的表达相关。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与肠嗜铬细胞的脑-肠对话机制相关。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结肠中肠嗜铬细胞(EC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5-HT免疫反应阳性肠嗜铬细胞数量增加且形态异常,柴芍六君子汤丙组代表的“当先实脾”治疗法则降低了肠嗜铬细胞数量改善了肠嗜铬细胞形态,有助于还原肠嗜铬细胞的脑-肠对话机制。柴芍六君子汤丙组代表的“当先实脾”治法对肠嗜铬细胞的脑-肠对话机制的调节是其干预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的机制之一。结论1.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大鼠出现肝功能损害时,胃肠运动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也受到影响,“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客观存在。2.“疏肝、健脾、疏肝健脾、当先治肝、当先实脾”治法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肝功能和胃肠运动功能,其中“当先实脾”治法疗效最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客观存在。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发病机制与Ghrelin、VIP、SP表达异常有关。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可通过调节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脑肠肽Ghrelin、VIP、SP水平,调控脑肠轴机制。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可调控肠嗜铬细胞数量,调节其合成释放5-HT功能,干预肠嗜铬细胞参与的神经递质传导与反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干预作用与肠嗜铬细胞脑-肠对话机制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而图书馆作为储存文化资源与宣扬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其采编工作,即采集和编辑信息的工作也逐渐向互联网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寿险公司个险销售队伍流失率高、稳定性差,这跟我国寿险公司个险营销队伍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培训体系、薪酬体系等各方面因素有关,在诸多因素中普遍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入手,介绍生态翻译学背景、相关认知以及主要理论。从生态翻译环境、适应与选择理论以及三维转换理论对比林语堂和华兹生的《庄子》英译本,总结出《庄子》英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是针对“三农”的文件,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改革开放以来,这是“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央政策又一次对“三农“的真正倾斜。“建设社会主义新
以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对女性医护人员的人物报道为例,对两篇典型报道进行比较分析,使用符号学理论,借助文学和传播学视角,探寻人物报道策划中"人物符号"是如何形成并被赋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