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体是雌性哺乳动物排卵后形成的临时性分泌组织,其发育和退化对调节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交替、胚胎附植和妊娠维持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黄体发育与退化的机理,对动物发情控制、排卵控制以及胚胎工程等繁殖过程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近年来发现microRNA(miRNA)通过对基因转录后调控而介导了一个全新层次上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miRNA是一类大小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特定位点结合而诱导该mRNA降解或表达上调或抑制其蛋白合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已有研究证实miRNA参与血管发生、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等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而黄体的发育与退化同样涉及一系列的血管新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过程,提示miRNA会影响黄体的发育和退化。为了探讨miRNA在牛黄体发育和退化中的调控功能,我们利用高通量miRNA基因芯片构建牛功能黄体和退化黄体差异miRNA表达谱,并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验证基因芯片结果。发现牛功能黄体较退化黄体有20个miRNA表达上调,14个miRNA表达下调,其中miR-378在功能黄体中的表达极显著上调(8.54-fold, p<0.0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到干扰素γ受体1(interferon-γ receptor1, IFNGR1)3’-UTR包含miR-378的结合位点,其可能是miR-378的靶基因。在Hela细胞中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miR-378可抑制IFNGR13’-UTR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但突变预测靶位点的种子区序列,miR-378便不能抑制突变重组质粒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表明miR-378靶向调节IFNGR1并作用于其3’-UTR预测靶位点(NM001035063.1:1608-1629nt)。进一步分析了miR-378以及IFNGR1mRNA与蛋白在牛黄体发育前期、中期、后期和退化期四个时期中的表达量以揭示miR-378及其靶基因在牛黄体不同发育期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体内水平miR-378的表达量和IFNGR1的蛋白表达水平呈反向趋势,表现典型的miRNA-靶基因互作关系。由于IFNGR1是介导干扰素γ(IFN-γ)发挥作用的关键受体,而miR-378靶向调节IFNGR1的表达,为了探讨IFN-γ对miR-378以及靶基因IFNGR1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我们分离培养了牛黄体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IFN-γ,检测miR-378以及IFNGR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miR-378和IFNGR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上调,miR-378可能通过调节IFNGR1的表达参与IFN-γ介导的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构建并分析牛功能黄体和退化黄体的差异miRNA表达谱,发现了大量在黄体不同发育期差异表达的miRNA,并对功能黄体中miR-378的靶基因及其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iRNA在牛黄体功能发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牛miRNA在黄体发育与退化中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