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症(腹水、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酸碱平衡失调、肝肺综合征)与预后的关系;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判断提供临床参考资料。 方法:通过手工及计算机检索结合的方法,查阅国内近十年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常见并发症进行归纳,并总结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并发症与预后关系。继而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建立网络数据录入平台,回顾性调查16家单位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1600例患者病例,每个单位调查100例,收集患者各中医辨证分型、检测指标值、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种主要疗效预后情况临床治愈、好转、未好转在所确定的9个中医证型上的分布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例次与疾病分期有密切关系,早、中、晚3期患者并发症发生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数发生在3种主要疗效预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并发症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肝肾综合征、酸碱平衡失调、肝肺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治疗预后在各中医证型分布上不均匀。其中治疗预后较好的证型分别是肝脾血瘀证、气虚瘀黄证、脾虚湿困证;治疗预后极差的是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并发症发生数量在疾病中期时发生多,在疾病早期时发生少。并发症的发生数量与临床治疗预后好转有密切关系,并发症发生数量少的治疗预后情况好。各并发症对预后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肝肾综合征>酸碱平衡失调>肝肺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