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正式颁布,在原有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比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同时,它还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给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可以说它的颁布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让处于教学改革中的英语教师能够更好的去适应新课程改革。当然,在该文件中也提出了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教学问题和热点问题,如教学目标难以实施、农村教学问题、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教师问题等。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学出现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山西省汾西县的四所农村学校,以初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揭示在哪些方面存在严重不适应性,最后提出农村教师应怎样更好的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建议。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是为论文建立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中,笔者论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就农村英语教师适应性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使笔者能够更深入地去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最后,笔者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做了阐述。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是以《课程标准(2011)》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如教学目标的实施、教材的使用、课程资源的利用、教学方式的使用和教师评价。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主要部分,是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在这部分中,笔者结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做了现状分析,分析指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改革的理念、目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师评价都存在着不适应和一些问题。 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分析。分析指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足、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制约、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流于形式和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建议部分。在文中,笔者指出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在教学中真正的做到践行新课程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做到中小学教师的衔接。其次,学校方面应该给与大力的支持,组织和管理好教师的培训、教研活动和教师的入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