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石墨烯边缘接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ac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备极佳的物理和电学特性,被认为是潜在的替代硅成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沟道材料。金属/石墨烯接触直接影响器件导通电阻,而导通电阻是决定器件性能的关键指标。金属与石墨烯间的电流主要通过边缘传输,在接触界面引入边缘接触,可以增大接触电流,进而减小接触电阻。本论文对金属/石墨烯边缘接触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金属与石墨烯边缘接触的结构和实现工艺,证明了形成边缘接触降低接触电阻的有效性,并利用快速热退火工艺进一步优化了其接触电阻。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基于对石墨烯/金属接触机理的分析,比较了接触电阻的石墨烯/金属接触方式,主要包括:面接触、近似边缘接触和完全边缘接触,以这三种接触方式为基础研究金属/石墨烯接触电阻的优化。  2.研究了形成上述三种结构的方法,即引入不同时长的低能氧等离子体(0s,5s,15s和60s)处理接触区域的石墨烯形成上述三种接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5s氧等离子处理后的形成近似边缘接触的器件接触电阻最小,为253.6Ω·μm。此结果表明,利用氧等离子体处理接触区域的石墨烯表面形成C-O键,适量的C-O键可以降低石墨烯/金属的热边界电导,提高界面的载流子输送能力,进而改善接触电阻。  3.引入了快速热退火进一步优化金属/石墨烯的接触电阻。在三次不同温度的快速热退火处理之后,所有结构的器件接触电阻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尤其是完全边缘接触器件。在500℃的快速热退火之后,完全边缘接触器件的平均接触电阻达到了118Ω·μm,其中最小值为92Ω·μm。和相同退火温度下的面接触器件相比,完全边缘接触器件的接触电阻降低了37.1%。这表明完全边缘接触器件对快速热退火更敏感,并且有获得更低的金属/石墨烯接触电阻的优势。  本论文采用氧等离子处理石墨烯形成边缘接触和快速热退火的方法,有效地优化了石墨烯/金属接触电阻,提升了石墨烯器件的性能。上述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兼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近年来射频标签系统得到了很大应用,射频标签读卡器芯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射频标签读卡器系统对频率综合器的性能要求,对各种频率综合器的架构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与其它人体生物特征(人脸,指纹,步态等)相比,虹膜特征具有非侵犯性和高度的稳定性和唯一性,随着研究的进一步的加深,虹膜识别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是影响土壤碳氮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马尾松林地转茶园的土地利用方式快速推广,但有关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砷对环境的污染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经济损失,给人类健康埋下了隐患。在我国广东粤北地区和湖南龙门等地土法炼砷活动造成的局部砷污染相当严重,土壤中的砷含量高达7609.82m
VQ蛋白家族是一类植物特异性蛋白,其名称源于它们都有一个保守的VQ-motif:FXhVQchTG。目前在拟南芥中已经鉴定到34个VQ蛋白成员,但仅有6个成员的功能已研究。已有研究表明,一些V
低静态功耗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在应用中能最大化地延长便携式设备的电池寿命,提高效率,成为电源管理芯片发展的热点。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CMOS工艺的低静态功耗高精度的低
传统的量子化学方法以及固体物理方法往往难以同时兼顾多种纳米尺度的理论模拟,尤其是大纳米尺度的量子器件更是给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论文发展的新方法和计算软件,则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目前已经有了不少有效的硬件算法。在这些算法中,CORDIC(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算法是很有特色的一种,这种算法仅使用移位和加法运算,就能够实现三角函数、双曲线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s an immune-privileged site with tightly-regulated immune responses, a concept proposed by Nobel Laureate Sir Peter Medawar in
期刊
自从Dietl等人通过理论研究,预言了GaN基和ZnO基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具有高于室温的居里温度和较强的铁磁性后,使得ZnO基稀磁半导体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器件应用方面具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