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变及应力松弛条件下尼龙6基复合材料的导电行为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源于导电填料(碳系和金属系)分布在高分子基体中形成导电通路,由于高聚物基体具有粘弹性,而静态粘弹性主要表现为蠕变和应力松弛,以上这两种作用都会影响导电高聚物中导电填料的分布,进而会对复合材料体系的导电性产生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实验研究尼龙6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行为:  1.不同温度时碳纳米管(CNT)和不锈钢纤维(SSF)填充尼龙6(PA6)导电复合材料在阶梯蠕变和阶梯回复条件下的导电性  2.尼龙6基导电复合材料在单一荷载下压缩蠕变及回复条件下的导电性  3.应力松弛条件下SSF填充PA6的导电性  结果表明:导电高聚物在蠕变条件下,存在电阻蠕变现象,电阻蠕变与填料含量以及应力有关,而在蠕变回复过程中,电阻响应与导电填料含量密切相关。导电填料含量低于逾渗值时,复合材料电阻基本不变,维持在绝缘体的高电阻状态。电阻变化只发生在当导电填料含量超过逾渗区之后,蠕变及回复过程中导电性变化与荷载作用下高聚物分子链的运动对导电通路的改变有关,同时电阻率会随着应力增加以及填料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受应力、导电填料含量以及加载方式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作用下的蠕变实验表明:温度有助于提升导电复合材料在蠕变回复期间的PTC效应,但是温度作用仅体现在当导电填料含量超过逾渗值时,在回复阶段,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电阻有明显差异。当导电填料含量低于逾渗区时,不同温度作用下,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没有发生变化。  压缩应力松弛实验表明,复合材料体系的电阻与应力都随时间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与弹性基体材料的导电复合材料相比,有较大差异,PA6/SSFs导电复合材料在应力松弛条件下的电阻响应与导电填料含量有很大关系。当导电填料含量低于逾渗阈值时,电阻在应力松弛阶段基本不变。当导电填料含量高于于逾渗阈值时,电阻在应力松弛的初始阶段快速减小,变化速度快于应力松弛速率,之后趋于平稳,随着导电填料含量的继续增加,在整个松弛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电阻基本未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由于射流气动噪声在工业以及学术上的科研价值,针对射流气动声学的数值模拟一直很受重视。超声速不稳定波是导致射流失稳和转捩的主要不稳定模态,这种模态以马赫波的形式辐射到
微弧氧化作为一种表面改性技术,可在铝、镁、钛等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生成陶瓷氧化膜层,这种膜层可改善材料本身固有的缺陷,提高金属的表面性能。脉冲电源作为微弧氧化工艺的关键设备,其特性和电参数直接影响膜层的质量。因此研究微弧氧化脉冲电源的负载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改进电源性能,对改善膜层性能与促进微弧氧化技术的工?ll业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在由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得到的氧化膜层等效电路的基础上,根据微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纳米晶BCC金属铁和钽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演化。结果表明,在孔隙率非常低的情况下,纳米晶铁和钽的弹性模量与试样的相对密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RPIV),开展了超疏水壁面减阻及壁湍流相干结构的实验研究。在循环水槽中,采用大小视场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雷诺数下亲水壁面与超疏水壁面
  本研究从加载波形的设计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两个方面探讨解决现有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的途径。   研究中探讨的问题是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中试
学位
电力市场的出现给电力系统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无功功率市场的交易模式以及无功功率的定价方法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构建一个既可体现无功功率服务自身特征又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无功市场模式,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合理且易于执行的无功电价体系。本文首先探讨了电力市场中无功功率交易的市场机制。介绍了电力市场基本概念和理论、无功功率服务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国外无功功率服务市场现状等与无
本文利用Lagrange方程,运用假设模态法,建立了离散的一维弹性柱,计入轴向变形的旋转运动柔性梁,以及一类梁-柱结构的动力学方程。针对此类梁-柱结构推导了梁和柱的材料不同时的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电力系统的规模也逐渐扩大,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迅速提高,越来越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短路限流技术的研究和故障限流器的开发,浙江大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进行新型固态短路限流技术的研究工作,至今已近有十年的历史,已对适用于交流系统的限流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获得多项专利成果,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但大量短路故障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