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在两种不同温度及浓度组合下,用外洗止痒方坐浴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选出其中较优方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观察的40例患者均为由肛肠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肛周湿疹且符合纳入标准,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人,女性17人,年龄在20-75岁之间。将病人按照入院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例。患有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肛门直肠疾病者分别行手术治疗原发病,术后再予以免煎外洗止痒方沸水冲开。a1b1组药液浓度为3.0%,待水温降至37℃后开始坐浴;a1b2组药液浓度为4.4%,待水温降至37℃后开始坐浴;a2b1组药液浓度为3.0%,待水温降至42℃后开始坐浴;a2b2组药液浓度为4.4%,待水温降至42℃后开始坐浴;坐浴时间均为5分钟。病人在性别、年龄、各项观察指标均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分别记录4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疗效指标评分。结果:评分量表及析因分析结果显示,当水温为37℃时,分析浓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P=0.001,可以认为在水温为37℃时,浓度对治疗效果有影响,3.0%的浓度比4.4%的浓度的效果好;当浓度为3.0%时,分析水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P=0.000,可以认为在浓度为3.0%时,水温对治疗效果有影响,37℃时的治疗效果比42℃时的治疗效果好。结合试验结果可得出,本试验中外洗止痒方坐浴应用于继发性肛周湿疹的临床治疗与温度、浓度两个因素有关,在上述研究方案中,温度选取37℃,浓度选取3.0%疗效较优。